小米:“妈的,我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还是很气愤。”
那年,小米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面试到心理咨询师助理这个职位,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在那家咨询公司工作的那几天让她焦虑不安。原因是那里的boss和咨询师对她的不信任及不尊重。
那天那位咨询师刚结束一个个案,出来时他就眯着眼睛对小米怼脸道:“你敢不敢一个人晚上关灯睡觉啊?”小米惊讶道:当然敢,一直如此。”咨询师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样子就像在看小米是不是有问题。为了缓解尴尬,小米说了句:“您是在关心我吗?”咨询师忙说:我只是跟她做对比。”就出去了。而那个她就是还在房间和boss谈接下来咨询事宜的来访者。小米感觉在那愣了半晌。后面觉得不行就跟boss说到这件事,没想到boss听完直接抛出一句:“那你敢不敢?”那时小米清楚了老板不会为她辩护,她更相信咨询师不经了解的结论。
几年间,小米只要想起那两个人的反应就在心里驳斥,辩驳。
今天小辛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有一个实例跟小米经历差不多,例子里的艾丽斯对六年前别人对她言语的不尊重一直无法释怀,小辛也想试试这种办法看能不能帮到小米。
小辛扮演那个咨询师的角色,对她说了那些话。
小米:“当然敢啊。你这表情什么意思,不经了解就和同意就来分析别人,你不知道这很不尊重人吗?”
小辛:“听起来你很生气,你认为在分析别人之前需要先了解对方和得到对方的同意,是吗?”
小米:“这还用说吗?这难道不是咨询师最基本的原则和素养吗。你一个心理咨询师对我说这种话,因为你的专业性你的行为可能都会让我质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何况这些同事,这让我怎么做下去?”
小辛:“听起来你很生气和担心这样的做法会让你的工作无法好的开展起来,是这样吗?”
小米:“你觉得还能怎么很好的开展呢?我有我的缺点,不自信。我也知道你对我不满,跟人事说我不行的时候我也听到了,但你这样的做法就是不对,你要显示你的专业性,可以,请对你的来访者做就好了,白痴。何况来访者还在里面,我还顾虑到这一点没吼出来呢。妈的。凭什么你讲的就是对的,而我的话语像是狡辩。妈的。你个中年老油腻,现在想想你的话里也有些变态和油腻。”
小辛:(作为一个朋友)“你很生气,你很希望别人能够相信你的话,是这样么?”
小米:“是啊。我当时不敢说就是有预感自己的话会没有人信,而且还被添油加醋再度抹黑我。”
“但最终我还是走了,灰溜溜的走了,他们丝毫没有受影响,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太窝囊了。”
小辛:“看来你后悔了当初委屈求全的选择。”
小米:“是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毛病。血性一点呢?只敢背地骂。”
小辛:“你希望在遇到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况下,选择尊重自己的感受去做出反应,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感受。”
小米:“是的,我总忘。”
现在小米开始尝试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试着换个角度来看待咨询师的话。
小辛:(扮演咨询师)“你敢不敢一个人晚上关灯睡觉啊?”
小米:“哦,听起来您似乎很好奇,请告诉我为什么这么问。”
小辛:“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吗?”
小米:“哦,那倒不是,从我来这里工作后我们一点都没有交流过,所以有些惊讶。您是要加深同事间的交流吗?”
小辛:“我是要把你和里面那位来访者做对比。”
小米:“哦,这样啊,我是一直关灯睡觉的,很好奇不敢的话会说明什么?”
小辛:“那没事了。”
小米:“您好像在分析我,这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我需要尊重。”
小辛:“是的。”
小米瞬间觉得在前面表达自己愤怒后回归的些许平静给她带来了定力和表达的智慧。
如果小米当时按这条线路走会得到什么回应无法得知,因为小辛也不是那个咨询师,但是小米在不中听的话里看到了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