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6传播学
《乡土中国》:从乡土性的本质看中国

《乡土中国》:从乡土性的本质看中国

作者: 16杨芸菲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4:27 被阅读14次

       

    《乡土中国》:从乡土性的本质看中国

      “土”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为“地之吐生物者也。”土,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的关注——三国时期的屯田制、新中国时期的土地革命、再到现在的“三农”问题,都证明了中国人的生活是无法离开土地的。但不知什么时候起,“土”的含义扩展了,渐渐多用于土气、过时、不合潮流之意。“土”似乎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贬义字。然而,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则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观点。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核心观点。该书由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向外拓展,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国民思想以及其历史背景和积淀作出了分析,正如他在序言里提到的,“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整本书主要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截取了十四个典型结点,来帮助我们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很多人说这本创作于1948年的书早已不适用于现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乡土社会似乎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一心只想追求现代的、高端的生活,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早已不愿意继承祖传下来的土地,拼尽全力地想在城市里拥有一份工作,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出身,害怕被他人说自己“土”。然而,无论人们多么避讳,乡土性其实早已渗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多多少少烙印着乡土性的特征,中国社会的文化仍然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男女有别、含蓄又富有人情味、追求稳定保守、重视伦理道德等烙下土地印记的观点,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人是有根的,而这个根是深深扎在土里的,其本质是难以改变的。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已慢慢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过去的交谈甚欢、互帮互助、道德约束早已被冰冷的机器和法律管制替代。《乡土中国》中的观点正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根,不能忽视社会背后的本质。唯有这样才能在认清本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现代社会。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却通过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了解到了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本质以及过去的社会状况。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习和发扬书中的观点,正视社会本质,以古鉴今,为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从乡土性的本质看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g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