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掷地有声,不再无声告白

作者: 画画的杜杜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23:20 被阅读235次

这两天粗略的看了一遍美籍华裔伍绮诗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小说写的很细腻,也翻译的很好,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有逐字逐句仔细的再看一遍的冲动。

通篇下来,最让我动容的莫过于内斯跟莉迪亚的兄妹之情,随手涂鸦一张,臆想内斯拥着莉迪亚在湖边看日出的场景。

但愿掷地有声,不再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写在小说扉页上的话。故事的开端发生在1977年的美国,我对美国历史并不了解,但是从小说中看得出来,那时候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相当严重,故事中的主要家庭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父母过于沉重的爱和期待。抑或,期望下一代能弥补自己的遗憾、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16岁的小女孩莉迪亚,小说开篇第一句话便是:莉迪亚死了,整个故事围绕着莉迪亚的死展开,读到最后,也许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女孩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她只是想找回自己,不再为着父母的期待,每天活在伪装之下而日益艰辛,她下定决心改变,但是小小的她,习惯乖巧的她,就像还没学会游泳一样,也还没学会表达跟改变,没有应付这一切的能量,最终跳入湖水沉入水底。

但愿我们,都有破局的高度和能力。

故事的主角,也就是莉迪亚,一个备受瞩目,负载过重后来想明白了,却不会破局最终殒命的女孩。

她的哥哥内斯的破局之策是上哈佛,离开这个家,离开父母的影响,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喜欢和学习他所热爱的领域,三兄妹当中,内斯是最幸福的,虽然他跟家里的其他成员一样,不合群,没有朋友,父母对他的事情也漠不关心,但他有自己的追求,他的人生便是有期可待的。

汉娜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小孩,父母对她的漠视,比内斯更甚,可能由于年龄差距,内斯对她也没有对莉迪亚那么亲密,她没有朋友,缺乏家人关爱,总是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缩在角落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便学会了察言观色,敏感到能看懂一个邻家男孩的善良以及对哥哥的喜欢。

莉迪亚的死,破了汉娜的局。她的死,以及死后家庭各个成员的状态,让这个家庭的各种问题一步步暴露出来,就像在迷途上一错再错的人,被人强行打了一巴掌,而不得不看清道路回到正轨。但是作为牺牲品,莉迪亚是悲哀的。

生活中,像莉迪亚或她的父母一样被困在局中的人,比比皆是,前几天看到一位简友的文章,说她朋友离婚了,她专注于自己的付出,却从没想过自己的付出是不是对方想要的。

但愿我们都能足够睿智,有足够的高度,能时时看清困住自己的局,及时破局而出。

加油!(^ω^)

晚安~

相关文章

  • 但愿掷地有声,不再无声告白

    这两天粗略的看了一遍美籍华裔伍绮诗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小说写的很细腻,也翻译的很好,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有逐字逐...

  • 让“告白”不再“无声” --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开篇儿就这样一句残酷的交待。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亚裔移民后代)和李太太(...

  • 无声的告白掷地有声

    总有一本书在你读完之后开启你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假期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无声告白》,相比于四大名著,相比于马尔克斯...

  • 无声的告白 掷地有声

    四月 是薄荷绿的清新 1.“我可以认识你吗” 像一只蝴蝶, 轻盈的, 美丽的, 落在我羞红的脸颊上。 “我可以认识...

  • 晚安

    晚安,只愿花落不再无声。 晚安,惟愿清风不再多情。 晚安,但愿你的黑夜不再寂静。 晚安,情愿你的世界不再有我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 书单

    无声告白

  • 备看书单

    无声告白

  • 让我们之间的告白不再无声——《无声告白》读后感

    相信大家猜到了,我也是跟着有书共读的计划,看完的《无声告白》这本书。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十分精彩但却让人看的时候感到...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愿掷地有声,不再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hn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