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本书前八章即可。
从前八章中可以了解到,丹托把西方艺术分为三个审美地图,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古典艺术,就是指那些写实的画作,如人物肖像、景物、教堂,等等。现代艺术,就是去掉了写实,但是保留了画作形的部分,比如抽象派、野兽派,等等。当代艺术则比较有意思,比如杜尚摆上了自己的小便池,说这就是艺术,这也确实是所谓的当代艺术。
在分辨了三种艺术形式以后,至少我以后去看艺术展,能明白了三种艺术作品的路数,也明白了艺术作品的审美。
古典艺术的美在于自然美,这是我推崇的。现代艺术的美是艺术美,这需要一定的文艺知识才能够欣赏。当代艺术号称自己是自由的,实际是放纵的,随便从工厂里拿一些包装箱,摆在了不同的地方,就说这些是艺术,居然也就成了当代艺术。
也就是说,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都是有法度的,但当代艺术只要“自由”所以没有法度,那么当代艺术的美到底什么呢?
本书后面的部分,把禅加了进去,用以解释当代的艺术的“第三领域的美”,这本书写于21世纪前十年,我今天读到这本书时,晒然一笑,我读的时间刚刚好,看到了最近十年西方社会伦理和美扯不上一点点关系的变迁,不然很可能被作者忽悠过去。
这些年西方流行元素中LGBT+成了不得反驳的正确性存在,但没有人能说明这玩意对人类来说,到底有什么“第三领域的美”,用“自由”作为借口破坏了美的“法度”,现在还偏要说这是美的,说这就是“当代艺术”,实际上是破坏掉了艺术这个名字。这个锅不能让禅来背。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八章以后就不必读了,按照我的理解当代艺术的美就是宣泄一种情绪,它可以是一种破坏法度的快感,它也可以是一种能量的释放,就像我绝不认为LGBT+中诸如变性人的选择是回归了人性的本质,我认为它就是破坏了人类秩序,也绝对没有必要给这群放纵的人贴上自由的标签,或者什么“第三领域的美”的标签。
但很多人总想给自己的行为贴上一个理想的标签,从这一条看,我觉得给康做销售培训的人却是很诚实,他告诉康,卖保险就是要给客户制造忧虑,这样客户为了解决这个忧虑,就买保险了,这个人的说法很清楚,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有人因为对自己的身材缺乏自信,所以买了多到穿不完的衣服,有人因为怀疑自己颜值不够用,又买了堆积如山的昂贵化妆品,诸如此类,哪个商品不是在极力抹平人类的焦虑呢?作为销售人员,我又凭啥替她做主不要卖她多余的东西呢?
我觉得我还得和康抬一下杠,我觉得只讲需求不讲焦虑的销售是不够道德的,比如一个人已经满足于现状,满足于所谓的逍遥自然的生老病死,准备大病到来时就舒心离去,这时候你说对方的需求是求死还是求活下去呢?为了服务这个客户,我肯定愿意说服对方要对死亡忧虑,而不是对活下去忧虑,我进而把保险销售给他,保障他平安活下去,原因无他,我只要用我的商品帮助一个人活下去,就是很大的道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