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毫无幽默感的穷乡僻壤 )
阳光照进心田1
他小时候生活在乡村。他居住的出租屋,推开门望去并非石川河,而是一条不大可爱的街道。他父亲在乡里小学教书,母亲在纺织厂缝衣服。9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高、物价上涨,普通工资又不是很高,后来“改革”做生意了。
这个背景下,他不明白读书是唯一出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么励志的标语,对他来说就像少先队员要带红领巾一样,是教室的“标配”。在学校、在野外,他和伙伴除了玩没别的事更有趣,而且还要玩成目标,玩出创新。你周末想找他得去废弃的无人工厂,他一定正在探险。或者,得去果园,他正和伙伴偷西瓜、苹果。课堂上很少听老师讲课,大多数时间在打磨着手工小玩意儿,给同学背后贴个小纸条。影响同学学习,老师这样骂他“烂车掉进茅坑里,没救了”“烂泥扶不上墙”“吹灯卷狗皮,滚蛋吧!”同学经常嘲笑,以至他自卑得不善与同学交流。
————童年很美好却不知学业第一,其余第二。
2
心理学家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讲到,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他有个哥哥,如果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他主要原因,那他和他哥哥一定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长大后他们相差很大,也就是家庭环境对他成长影响甚微。家庭教育只能说是一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家庭之外的环境。
著名的科学记者David Berreby《Us and Them》里写到,由于认知的需要和合作的需要,人们本能地会区分我们和他们。90后这代人因兴趣、爱好在一起,“贪玩”小群体就有了他们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他学生群体。所以就有了组间对照效应,这种组间对照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一个孩子被同学们或老师称赞学习好,他就会更多地去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他对学习就会有更多地正面态度;一个孩子被同学或老师视为捣蛋鬼,他就会和捣蛋鬼们混在一起,觉得不学习很酷,谁的成绩好就会受到排挤。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