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自律,都带着一股半途而废的无奈气息,就像是一块巨石,我们好不容易拿起来了,却总是坚持不了多久。
说好了要减肥,却总是三天两头抽不出时间来健身;说好了要早起,却总是在闹铃响过之后继续呼呼大睡;说好了自学课程,却总是在晚上花大把的时间玩游戏。
不过,我们也总是能够看到,有些人的自律,举重若轻,毫不费力。
比如,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 杰克·威林克(Jocko Wilink)。他在海豹突击队服役了二十年,参与过伊拉克战争,之后负责训练西海岸所有海豹突击队,退伍之后还跟人开了一家咨询公司,教授领导力和管理经验。
有一次,作家菲里斯特意请他来家里做客,还让威林克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结果菲里斯的女友早上八点就把他叫醒了,说威林克好像四个小时之前就起床了,一直在看书,这让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做事特别有效率的菲里斯就问威林克,为什么非得早起呢?
威林克说,他的内心,总是有个感觉,时刻都可能有个敌人在某个地方,拿着冲锋枪随时和他搏斗。而早起,能让他获得一种战胜敌人的感觉。
早起,于他而言只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他也已经坚持这个习惯几十年了。
其实,早起就是一种自律。在威林克的眼里,自律,不仅毫不费劲,而且还理所应当。
因为在他的字典里,有个座右铭叫“自律 = 自由”。他认为,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自律地去坚持做一些事情。
做好了这些事情,你才能掌控人生各个方面的主动权,从而达成我们所谓的自由 —— 财务自由、时间自由、身体自由等等。
自律是原因还是结果?
对于威林克的成就,根本原因是他很自律吗?我们是因为有了自律,所以才能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吗?
答案是 NO。
很多人错把自律当成别人坚持下去的原因,其实是掉进了归因谬误的陷阱里。
我们常常懊悔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感叹自己没有自控能力,把所有的失败都归结到自己是个拖延症患者。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你不自律,自律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现象而已。
假设现在有两个选项,你可以选择背 100 个单词,也可以选择玩《王者荣耀》。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玩游戏,因为那件事情是很多人喜欢做的。
所以能不能坚持下去的真正原因,在于你对于这件事情有没有采取行动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才能真正地给你足够的动力去自律。
自律只是结果,而不是根源。
我们看到别人做事情成功了,以为是因为他很自律,那就想错了。自律地做事情,只是一种现象,真正的原因是他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做那件事情,是 TA 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
内心的召唤,就是美化了的欲望。
而威林克的自律,就来自于他内心想要时刻准备好战斗的欲望。这种内在的真实渴求,能让他早早地起床,静静地读书,看似艰辛,其实只是我们和他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罢了。
定位自律的心智模式
既然自律来自内心的召唤,那就不应该源于别人的说三道四。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从众心理,往往很容易不假思索地就根据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选择。
但是别人的意见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很容易造成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也随机摆动,没有可持续性。
所以我们要学会反思和质疑别人的意见,深究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 ——我到底想要什么?由此,我们才能把行动的控制钮紧握在自己手里。
就比如,有朋友赞赏我的画,说我画得很好。可是我心里非常清楚,我画画尚处于初级技能的打磨阶段。
而我持续画画的动力并不是来自于别人的认同和赞赏,而是我想成为有趣认真的人,一方面我可以从画画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画画可以提升我的专注力。
如果我以获得别人的认可来画画,那我就很难坚持下去,更不可能乐此不疲了,这其实就是一种 “Be - Do - Have” 的心智模式。
先明确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会去想做些什么,之后才会有自律的行动,最后梦寐以求的东西也会随之渐渐显现。
当你想要减肥,那你的自律心智模式应该像下面这样:
Be:先探索自己为什么要减肥?
如果是因为你想成为一个有自信有魅力的人,那你就打开了思考的大门:有自信有魅力的人会做些什么呢?他们肯定会喜欢出去社交,参加活动,而不是宅在家里。而这时候他们肯定也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身材,这样才会自信地和别人社交。这么一想,健身就成了刚需。
Do:既然健身已经成了自信的刚需,那我们自然会愿意花时间去健身房运动了。
Have:自律健身的结果,就是你最后能够拥有一直渴望的好身材。而减肥,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么?
人的内在定位准了,需求改变了,行动自然也就变了。而这样的行动,因为有了持续的内在刚需作驱动,所以才会变得自律而长久。
自律,需要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有些事情,有了意义,才能走得更远。
有意义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状态,而不是一堆冰冷的数据。如果只是一堆看起来漂亮的指标,那就会窄化我们的视角,更不要说自律地坚持去达成了。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举例,有的人会把目标定位成拿到公众号文章的 “原创标识”,粉丝数达到多少。
这时候的你,努力更文,功利营销,像极了离弦的箭,飞速而奔。你可能很快就达到了那些数据化的指标,但同时你也会很快消耗了自己的积极和热情
最终,我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从一个没有公众号的路人变成了一个坐拥 N 多僵尸粉的路人罢了,生活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而更可怕的是,后续行动上的自律,脆弱似玻璃,不堪一击。
而当你把写作的目标定位成一个自我追求的状态,比如让自己过上理性的生活,那你将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写作这件事情。
写作可以督促我们自律地读书,学习,思考,使我们思维活跃,逻辑清晰,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上提升能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他人。
这种目标,自然会给我们更充足的动力去自律,甚至对于我们来说,自律地写作,是件鼓舞人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事情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一件事情,赋予了意义,你就能够找到耐心坚持的动力。
自律,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推得远远的,放到神龛去,默默地说:“看,那个东西很棒,不过,和我没什么关系。
可是,在有些人的眼里,自律,不过就是内心明朗之后的顺势而为。
像剥洋葱那样,一片片扒开自律的伪装,最后发现,自律,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TA 可以很自律,凭什么你不行?
微博:@新生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