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幸福

作者: 娴雅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3-09 21:37 被阅读0次

如何评判人生与幸福?今天聆听了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讲座,她给出的答案是:“人生与幸福,你认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一直在思考她说的这句话的内涵,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她开始讲之前,播放了一段音乐,让大家“静心品音,随乐而动”。并提出一个问题,“在这首音乐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聆听这段音乐后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听出了悲,有发人听出了乐,有的人听后感觉很放松,有的人听后感觉很凝重......

同样的音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觉?她说,无论感觉如何,没有对错。

“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

最近,我在看《谈美》这本书,作者也一直在强调这样的观点。比如,他列举了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和想法是不同的。比如看到一颗古老的大树,匠人看到它,想到的是能用它制作出来的实用的物件;生物学家看到它,想到的是它属于什么科,什么属种,叶脉结构如何等;而画家看到它,想到的是如何用笔表现出它的苍劲有力,它的枝干形成的图案的美。

听着这位老师的讲座,联想着书中的说法,的确能够解释得通——世界是由我们的感官塑造出来的,而没有绝对的真实。

而幸福与否也是一种感觉。穷人看到富裕的人,以为他们很幸福,殊不知,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而富人有时也会羡慕穷人简单的快乐。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最大的问题。”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我们每天所面临的事情,只有10%是不可控的,我们完全可以掌控好那90%,主导着我们幸福的感觉。

学习这位老师从时间(永久性、暂时性)、空间(普遍性、特定性)和人格(个人因素、外在因素)三个维度来解释事情,就可以让自己有积极的心态。

对待坏事,我们可以从暂时性、特定性和外在因素三个方面来解释,宽慰自己。对待好事,可以从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因素来解释,也会形成积极的心态。

比如,口渴难耐时,看到手里的半杯水,我们会想到,好在还有半杯水,而不是“只有半杯水”这样我们就会感觉有水喝的幸福。

再如,费斯汀格法则中的先生,手表被儿子不小心摔坏了,如果他能想到手表坏了只是暂时的,可以修,可以买新的,他就不会训斥儿子,就不会发生一系列后面的事情。他们仍会度过一家三口幸福的早晨时光。

取得了好成绩,要想到是自己具有良好的习惯,坚持努力不懈的结果,而不是偶然的运气所致。这样就会增强自信心。

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觉。凡事都能从积极的方面考虑,总会感觉到开心、幸福。

相关文章

  • 人生与幸福

    但愿世上无疾苦, 所念之人都幸福 在或长或短的一生里,没有真正的坦途,也没有绝对的欢喜。 我们毕生,都在寻求幸福的...

  • 人生与幸福

    如何评判人生与幸福?今天聆听了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讲座,她给出的答案是:“人生与幸福,你认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 忆苦思甜

    人生来就是与苦相伴的,没有痛苦的人生终究不是完美的人生。人生都是先苦后甜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真谛。 苦难与痛苦...

  • 2018-03-15

    人生就如吃杨梅,酸甜交融,耐人寻味。人生本来就充满着失败与成功、悲剧与喜剧、痛苦与幸福、仇恨与恩爱等的人生“酸甜”...

  • 感悟幸福

    人生的幸福, 争,不是与他人, 而是与困苦。 没有唾手可得的幸福, 发愤图强, 主动争取才能一步步接近幸福。 随,...

  • 2018-12-14

    人生的痛苦与快乐 人生追求快乐幸福无可厚非,虽然方法迥异,只要...

  • 语录

    人生的本质,不仅是让生命享受属于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感受生活中的苦与痛。人生的真正内涵,其实就是在于享受幸福...

  • 2018.1.3忌随波逐流

    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没有唾手可得的幸福,发愤图强...

  • 7月复盘 | 新挑战,新成长

    幸福源自于有意义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充满着热情与自由,可以实现个人成长,为他人做出贡献。成长和奉献才是幸福的基石,而...

  • 好书推荐:《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跟苏格拉底学幸福观》

    好书推荐:《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跟苏格拉底学幸福观》 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命运?成功人生与幸福人生相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与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lx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