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人,称不上漂亮帅气,可自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韵气度,这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人的经验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和实践来获得,间接经验通过他人或书本来获得。所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但其他途径的门槛毕竟还是略高了些,那“阅读就成了门槛最低的高贵”。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跟高尚的人对话。读诗歌,春花秋月,风轻云淡 ;读小说,人生百态,江湖诡谲;读散文,巍巍高山,淙淙流水 ;读戏剧,嬉笑怒骂,爱恨情仇 。阅读不同体裁,品味丰富人生。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捧一本好书,纵情忘我,不觉太阳西斜,华灯初上。手不释卷,自有“心流”的美妙体验。偶遇一本好书,相见恨晚,夜不能寐,颇有知音之感。
书中自有四季多读好书,多读圣贤书,自然胸中有丘壑,可以开阔眼界,沉淀思想,提升涵养和气质,让灵魂充满香气!《礼记.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先要广泛涉猎,培养充沛旺盛的好奇心;进而追问怀疑,还要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学以致用”;学习是越辨越明,不辨,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不同年龄段,对读书的感受也各有不同。清人张潮在《虞初新志》里谈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我们都羡慕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殊不知他们边读书边实践,最终登上了一座座人生的高峰。譬如登山,在山脚下,仰望山顶,望而兴叹;半山腰上,不上不下,蓄势待发;终于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同境地的阅读学习,自然境界高下不同。
风也爱读书宋代诗人黄山谷曾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古人好读尚且如此,那么我们生活在学习型时代,怎能甘居人后呢?现在倡导“文化自信”,你我是不是也须为创建书香中国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呢?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悠悠文脉从未断流,这得益于一代代中国人的创造与传承。我们是凡夫俗子,但肩上仍有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当我们接过这神圣庄严的接力棒,该怎样传给我们的后辈呢?
读书为一己而读,未尝不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读书为国家为民族而读,这难道是空话大话吗?人可以活成小我,也可以活成大我。你我汇聚,方是中华!
时至今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言犹在耳,我辈怎能贪恋物质享受,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困顿荒芜呢?
此地此刻,你打开书,就是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窗外春深似海,正等你来……
读书的姿态最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