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作者: 宸夕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08:55 被阅读0次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井穴开窍醒神, 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

荧穴清泄邪 火,可用于热病;

输穴可用于发作性病症,关节痛;

经穴可用于喘咳和咽喉病症;

合穴 可用于肠胃等六腑病症。

这就是《灵枢:顺气 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病在脏者,取之井;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 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盛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以 及《难经:六十八难》所作的补充解释:“井主 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 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灵枢.邪气藏府 病形》归纳为:“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意指各经的荥穴和输穴主治外行经脉所过处的 病症,合穴治六腑症

《难经》还将五腧穴 配合五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补母泻子 法。 井穴又是十二经脉的“根"穴,因其位于四肢末 端便于临床诊察施治。针刺、按压或脉冲电刺激井穴常可出现经络现象;疾病时左右两侧井穴温差显著,可用测温仪测定人体两侧井穴的温差来检查经络平衡状态,为脏腑经络辨证提供参考。

合穴是五腧穴的最后一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六腑中的大肠、小肠、三焦,在足三阳经上又有一合穴,称下合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这是指六腑下合穴而言。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总称“六腑之合”,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这是因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其合穴同在足阳明胃经上;三焦水道,出于膀胱,故其合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六腑下合穴是“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临床上治疗“腑症”有显著作用。其他荥、输等穴则以治疗各经的外部病症(外经病)为主。

相关文章

  • 五输穴主治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井穴:开窍醒神,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 荥穴:清泄邪火,可用于热病; 输穴:可用于发...

  •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井穴开窍醒神, 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 荧穴清泄邪 火,可用于热病; 输穴可用于发作...

  • 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及定位,主治及作用(肺经)

    肺经,即手太阴肺经之简称。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 主治病症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

  • 穴位主治

    一、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

  • 分享针灸腧穴知识,我是认真的!(2)

    接上篇: 三、络穴 络穴为经脉别出的部位的一个腧穴。它能联络表里两经。 络穴共有十五个: 络穴主治其络穴病症。可与...

  • 八脉交汇穴用

    1、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 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

  • 八脉交汇穴用

    1、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 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

  • 按压这个穴位赶走颈椎病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按压该腧穴可以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的问题...

  • 简单配穴

    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

  • 💫经络腧穴之特定穴的意义和特点✨

    特定穴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之为“特定穴”(specific points),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nr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