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个个都是小人精。妈妈,我有点累,你给老师请个假,我不去舞蹈班了,休假一天。
看着娃,你表面淡定,内心翻江倒海,想着现在的小孩真是不容易,各种兴趣班。你又一想不对啊,孩子早起在玩,看动画片,刷手机五分钟,咋就累了呢。时代进步了,玩的花样变多了,各种身心俱疲啊!
作为父母,在孩子太小不懂合理规划时,你得动脑子根据孩子情况去计划。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的角色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游,做一个引导者,不是决定者。孩子的人生,凭什么要夹杂你未完成的任务让她替你完成呢。那孩子的人生谁来弥补?
孩子也得合理运用精力,也得和成人做事方法一样,按照轻重缓急来区分。提前告诉孩子第二天的日程安排,让她心里有个数,孩子得知道第二天要干嘛。其实执行起来真的叫一个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比如快要上舞蹈课了,孩子突然大哭不想去了,你得想想原因是啥,累了还是舞蹈动作太难了不会,如果精力问题得提前一个小时让孩子休息一下,孩子真按你说的做那世上就没有虎妈了。你可以安排孩子玩不需要耗费体力的事,比如听会故事,玩下拼图,目的是积攒精力。如果是遇到动作太难,你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然后告诉孩子你很棒啊,动作做的不错,就是有点不太到位,下次努力我觉得你会越跳越美。夸奖时越具体越好,要真实,你夸大事实,孩子感受不到也就不会理解。
平时,多给孩子讲关于克服困难的绘本,现在的小孩需要多磨练才行。前提是你得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思维去引导孩子,不是通过吼叫打骂,逼迫孩子,你这样做不是两败俱伤吗?伤感情又伤精力。
生活处处充满难题,如果用情绪能摆平难题,那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看那么多书,学那么多知识有啥用?要明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的思维能与时俱进。
孩子啊,都是别人家的好。你长点心吧,自己的孩子肯定最好,那就别再别人家孩子身上“付出”爱了。把精力用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身上,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你不要只羡慕,你应该和别人家的父母讨经验,去挖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父母是以什么样的思维在教育孩子,别一味的模仿,要细细的去观察其中的“商机”。
遇到问题,你应该先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然后你倾听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你解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会主动去做事。其次,孩子太小,不懂怎样处理你让她做的事,那你得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安排,计划。
你啊,多动脑去剖析问题,做个对自己好一点的女人不好吗?你得先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状态,这下看孩子哪哪都乖的要命。学会轻轻松松的去解决问题,目的是要双赢,不是压制孩子的需求,这样,隐患迟早要出来作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