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错,有两个罪犯,犯了该死的罪,一起和耶-稣一起赴死。
起初,他俩和其他人一起,侮辱耶-稣,没错,自己本身是罪犯,被处死,在死之前,还和其他恶人一同来侮辱耶-稣,这就是人性。人看不清自己是谁,是什么角色。
在耶-稣被钉死的那个下午,大约有三点多钟发生了一场地震,当时的情况是,磐石崩裂,连纪念墓都震开了。尸体都被抛到了外面。
在希律重建的圣殿里面,圣所的帷幔从上到下都撕成了两半。地震发生以前,大地被一片黑暗笼罩着,有人说是火山爆发了,因为火山爆发会喷出浓烟或者是火山灰,让天空变得黑暗。
可是,没有证据显示这场地震跟火山爆发有任何的关系。
在耶-稣复活的当天,同样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一个天使从天而降,把耶-稣的坟墓前的大石头滚开。当然,当时的情况,也有人推测是发生了日食。中午12点到下午点,大地被黑暗笼罩着。
当时说日食的不成立,因为这场阴森恐怖的黑暗发生在逾越节期间。
逾越节正是满月的时候,月亮很圆。此外,日食通常也只会持续几分钟,但是,这场黑暗持续时间要长的多。所以,这场黑暗肯定是上苍促成的。这个让嘲弄耶-稣的人大受冲击。
也许这场黑暗促使了在耶-稣旁边罪犯的悔改。
这个罪犯为耶-稣仗义执言,并请求耶-稣领受王权之后就顾念他,耶-稣回答他说:“我今天就告诉你,你必定跟我一同在乐园里。”
这个如何理解?这个“今天”不是指的进入乐园的时间,而是指的耶-稣向罪犯提出应许的时候,当时的罪犯表明自己对耶-稣有一定的信心。
那一天,耶-稣被犹太最高宗教领袖弃绝和定罪,然后交由罗马总督判处死刑。
耶-稣饱受凌辱和讥嘲,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支持他,这个罪犯没有跟随大众取笑耶-稣,反而显出了可贵的品德和善良的心地,为耶-稣仗义执言,并且显出他对耶-稣未来必得王权的信心。
这里强调的重点是应许提出的时间而不是实现的时间。
那么,乐园是哪里?是天上还是地上呢?
有的人认为是在地上,有的却持有相反的意见,认为在天上。
但是,各种各样的见解都有疑问。耶-稣的应许按理说,是指在地上重建乐园。
耶-稣向那个罪犯提出的应许,保证了不义的人都有希望复活过来,在重建的乐园里得享永生。
从耶-稣临死前对身旁的罪犯所说的话,就能看出耶-稣的特质,他的好品格,他完美地反映了天父的品格,耶-和华充满了怜悯之心,他很想宽恕我们,如果我们真诚悔改,并深信耶-稣的血能除净我们的罪,上苍就一定能够宽恕我们。
有的人会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上苍的宽恕。
其实,我们看看这个要死的罪犯就明白了,耶-稣忍受巨大的痛苦,还面带微笑,继续关心身边的人,包括最该万死的罪犯。这个罪有应得的罪犯在刚刚对耶-稣显出信心的时候,就得到了耶-稣的怜悯,更何况那些忠心崇拜耶-和华多年的人呢?尽力遵守他诫命的人,更会得到耶-和华的怜悯。
耶-稣忍受剧痛扭头对罪犯说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耶-稣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希望这个罪犯知道,赎价是给他的宝贵的礼物。虽然这个罪犯没有机会成为崇拜上苍的人,但是,耶-稣还是希望他这样看待赎价。
耶-稣更希望看到他的门徒看待宝贵的赎价安排,如果我们崇拜上苍,为自己所犯的过错会心,一蹶不振,就要想想这个罪犯,要确信赎价是给我们的宝贵的礼物,因此要特别重视。
造物主的旨意是要人类在地上的乐园里生活和养儿育女。他们会在这个乐园里永远活下去,所以乐园里不需要任何坟地。
地球会成为人类的永久的家园。难怪地球上有那么多让我们享用的东西。从上苍的安排可以看出,他想让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行星上。
耶-稣在临死前那一刻,都在表现慈悲,向这个罪犯说话,这个罪犯承认自己被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的,耶-稣还给他希望,何况我们呢?真是鼓舞人心,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真心悔改的人都必然会得到耶-稣和天父的怜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