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上家公司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一年一年的过去,时光啊……回想一下,呆了差不多 20 个月,期间真是可以用辛苦来诠释,任劳任怨吧,也许领导并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只会以结果为导向,即便你花再多的时间在产品开发上,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你都是不合格的,不会得到你想要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回报,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虽说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难免会不平衡,但那又怎样呢,你无法改变既已发生的事实。20 个月的时间很长,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奋斗在一线,一群可爱的人们一直很努力的创造着别人伟大的梦,在这个充满斗争的行业里,我们靠实力争得过一席之地,虽然对于某些巨头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但那可是最为值得我们感动的东西,那就是产品越做越大,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公司日渐壮大,人员逐渐增多,历经多次搬家,从一个小小的十来平米的办公室到好几百平米的办公区,从七八个人到二十几个,这都见证了我们努力的结果,付出了总会有回报。一段漫长的岁月,朝夕相处之下,也收获了坚实的友谊。在面对「同事不能成为朋友」上,我想我们打破了这个规则,即使不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即使相隔异地,也会私下约在一起,三杯两盏淡酒,谈人生谈理想,一起怀念当初共同奋战的日子。成为朋友意味着双方都有了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对象,这对群居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朋友,仅仅两个字,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不仅收获了友谊,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工作经验。自 2012 年工作以来,只有在这家公司是最为深刻的,或许是因为时间离得近,但在各方面来讲,如视野、技术研究、思维等,是提高的最快的一次。在这之前做过的一些产品,说实话没有什么成就感,技术上提升的慢,也许跟产品性质有关。在这做的社交产品,注定是要成为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很多问题只有在上升到一定量级才会显现出来,所以在以前的产品里不可能会有多深的研究,这是产品性质决定的,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从小产品到大产品的过渡,也算是一种良性发展,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千万亿级的产品,应该形成不了那么扎实且成熟的思维,一步一个脚印方能走的更远。真心感谢上家公司,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让我有幸接触千万级别的产品,塑造了我更广的视野、更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全面的考虑问题能力,综合能力得了很大的提高。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因为某些原因,我离开了那里,没有很突然,也不意外,算是许久考虑的一件事,原因诸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完美的,在经历创业初期到成长期的历程中,在各个阶段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在公司伟大蓝图下,每个公司的决定都不可能都尽人意,牺牲员工的一些利益也在所难免。即便这样,在大是大非上,我们自己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愿,跟着内心的意愿走,不要受限于身外事物。
加入现在的公司也绝非偶然,早在 2015 年就埋下了伏笔。相对于上家公司来讲,这是一个制度健全的大公司,有明确的作息时间、晋升奖惩制度,成熟的项目流程,总之都有正规的明文规定。这里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健身房,有洗浴区,有食堂,有篮球场网球场,整个园区都属于这家公司,这里不提倡加班,讲究效率,在这里必须穿着正式,算是告别了屌丝着装,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活的像个人样。工作任务有时候比较少,目前阶段都是轻松的,也许还未到忙碌的时候。说实话,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自制力较差又没有个人职业规划,特别容易颓废,一不小心就会堕落到失去任何竞争力。如果不能尽早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这是非常恐怖的。就像晚清,闭关守国做着天朝上国的梦,不思进取,等到列强们的炮声在家门口回荡,各种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的时候,当时的统治者是否后悔呢。所幸我所在的组成员有些比较好学,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自学其他语言,在应对未来危机的时候能有所依靠,不至于被淘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要未雨绸缪,事先预设多条路,在交叉路口做决定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要知道所有的机会都是公平的,不是白给的,而是给有准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