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股海,谁主沉浮?
经过连续两天的大涨,Peter的投资组合终于翻红了。
从6月底3000点开始定投,大盘一路下行,最低下探到2449点,即使截止昨天收盘,上证指数依然停留在2654点,相对定投起始,下挫11.5%。即使中间出现了犹疑和恐惧,略微收缩了进攻的力度,然而,在信仰的感召下,在对中国未来经济充满乐观情绪的坚守中,我们的投资组合依旧战胜了大盘。
从14年初入股市的横冲直撞,从15年的技术为王,从16年退出股市潜心学习,从17年笃信价值投资与坚守,从18年年初浮盈一倍以上到两三个月时间内一地鸡毛,到现在专注指数投资。也许你会觉得Peter是善变的,并没有将一种投资方法坚持下来,但这个世上唯一的不变不正是变化吗?唯一的不变不就是不断学习,不断优化投资方法吗?唯一的不变不正是信仰的构建与坚守吗?
在此,真心向对Peter投资价值体系构建起着绝对重量级的四位导师致敬。
1、伯顿·G·马尔基尔。
萌芽
《漫步华尔街》作者。马尔基尔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几次泡沫兴起与衰落,从郁金香热到南海泡沫破灭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到漂亮50的沉没到大日本帝国的奔溃到2000年互联网坟场再到最近一次的08年次贷危机。这本书Peter读过不下5遍了,但每一次读起来依旧能深刻的体会到人性的贪婪和泡沫破灭时带来的绝望。
读过这本书后,Peter的投资体系得到了重构,毕竟连大猩猩都能战胜那些自命不凡的基金经理,我又在那儿瞎蹦跶个啥呢?
投资的核心不在于持有的行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改变,而在于背后的公司能够不断的创造稳定的盈利,而这,正是普通投资者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乃至战胜市场的唯一法门。
买入优质公司构成的组合指数,通过定投的方式长期持有。
2、ETF拯救世界。
破题
尽管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提到了低估买入,高估卖出的策略,但对于这一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怎么判断指数是低估还是高估,依旧只是停留在指数点位的判断上。
直到在雪球上无意中读到ETF拯救世界的经章。
很惭愧,直到现在也不知道ETF拯救世界的真名,不过这并不妨碍我通过E大深邃的文章去洞察A股市场。
E大通过回测A股20余年的走势和市盈率,定位了A股高估和低估的区域,同时连续在15年4月到6月期间发出A股已到宇宙顶的风险警示。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做法,从4月开始就逐步将手中的ETF份额转换成了分级A ,行为决定命运,E大不仅成功逃顶,更是因为分级A的持有,大赚一笔,最终在14年这波牛市中大赚两倍。
听到这里,有些散户不乐意了,不就是2倍吗?像我买支个股,赚个10倍也正常。问题是,这部分盈利你留住了吗?更为关键的是,别人是全部身家增长了2倍。
成功逃顶已经很难,大多数人的浮盈早在股灾1.0中就已幻灭,更遑论接踵而至的2.0、3.0、4.0、5.0了。
10倍股在大牛市中也许较常见,但问题是你投入了多少,有没有解决财务问题。10万增长10倍只有110万,1个亿增长2倍却有3个亿,当你还在为买房发愁时,别人早已财富自由了。
在低估范围内买入,高估卖出,人生终将富有。
3、银行螺丝钉。
希望
E大解决了整体A股估值问题,但上证指数本身并不是一个优质指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亏损企业和成熟公司,所以在岁月历练后,虽然上证指数20年来整体走势是在不断抬升的,但从长期持有来说,你愿意看到自己信心满满持有的指数回到10年前吗?
恰好关注了银行螺丝钉的公众号,他引入了阈值这一概念。
阈值对应着指数低估的上限和高估的下限,在低估上限以下位置买入,低估和高估之间持有,高估下限往上逐笔卖出,非常完美的解决了买入—持有—离场的问题。
这些阈值涵盖了大量的款基指数及部分优质行业指数,为我们的选择提供的广阔的空间。而且螺丝钉也是非常勤奋的人,在10月份指数暴跌时,实在没信心坚持定投了,谁知道底在哪儿,越投越亏,于是,本该越跌越买,收集便宜筹码时,Peter却减少了定投额,收缩了防线。在事后检讨中,Peter在想,如果我们手中有一份各个指数历史估值的最低和最高位置,那遇到市场不理性,提供廉价筹码时,我们会不会更勇敢一些。
于是自己收集了一些,不过觉得不够权威,于是也给螺丝钉提了增加最高和最低估值的建议。结果,螺丝钉在一周内就发布了各个指数最高最低估值的数值。
好东西自然要COPY了,从此,定投路上又多了一份科学指引。
4、杨天南。
升华
金石致远公司CEO,但对我影响更大的并不是他的头衔,而是其代表作—《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
在这里并不想评论杨天南的投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要认准自己的投资方法,并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极限就好。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周期的。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我们唯一在乎的只是怎么活下来,安然的度过一个个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生命的升华并解决财务问题。
杨天南在投资专栏中的100万的本金,经历两轮牛熊,一度亏损60%以上,但终究凭借着“金石可镂、宁静致远”的心态战胜了市场,而且是大胜,取得了10年15倍的投资业绩。
“即便我们的精神可以穿越眼前的迷茫而窥见未来的锦绣美好,我们沉重的肉身仍然要留在此刻的时空,历经必要的磨难。”
在投资的过程中,或有挫折,或有跌倒,或有寂寞,或有嘲讽,以金石可镂的坚忍和宁静致远的心态或可令人接近最终的胜利。再多的困难都值得去努力,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要的幸福。
读书就是有这样的好处,也许你和大师面对面的交谈几个小时,别人还会考虑到你的层次和接受能力,在某些观点上有所保留,但大师的著作却可以完整展现他们的思考与认知方式。读一遍读不懂,多读几遍呗,依旧不懂,就先实践,慢慢也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也许Peter现在的投资方式依旧是有所欠缺的,不完美的,不过Peter唯一的优点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向在历史上闪现着智慧之光的大师学习。
四轮牛熊可以实现财富自由,那个时候,Peter还在吗?亲爱的你,还在吗?
再次致敬4位伟大的导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a8d734222e33071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