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上规划机器人?
孩子如何化身侦探逆向思维?
如何利用逻辑思维找出罪犯?
超学科主题里有哪些数学元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PYP)通过采取超学科的教学方法,制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校教育课程。我们是谁,我们处在何时何地,如何表达自己,世界如何运转,如何管理自己,共享地球这六项超学科主题活动,让学生无论身处世界何地,属于哪个种族或文化群体,都值得他们去探索和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深圳华美外国语学校,作为IB—PYP候选学校国际部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在“世界如何运作”的超学科主题下,探究“科技和发明改变人们的生活”。
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丁莹老师,把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超学科主题中进行教学。
在一节数学思维课堂上,丁老师打开一页新的课件,“万能机器人历险”这几个字映入孩子们的眼帘。
丁老师用婉转的语调,将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奥秘的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孩子们,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想和科学家一起设计智能机器人管家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会接到哪些任务吧!
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都对这次任务充满了兴趣,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接下来丁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钻石博物馆 的馆长需要机器人管家看护钻石,需要在钻石走廊上站岗,该怎样安排机器人呢?馆长提出了以下要求,大家快来帮助科学家解决问题吧。
通过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丁老师提出了各种开放式问题,用来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
她利用表格,帮助学生掌握间隔与端点的规律,让孩子们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丁老师的故事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钻石失窃了!
孩子们现在的角色转换成了超级警察,要破案就需要找到小偷可能走的路线并抄近路抓住他!
在第二个环节,丁老师引导孩子们主动使用“视觉化思考”技巧,让孩子们自己组织研究,从而将所有步骤都记录在案,并考虑多种备选方案,包括那些可能性较小或不可能的方案,以体验通过数学分析解决问题。
最后孩子们通过团队协作,成功捕获4位嫌疑人。
根据线索推测出结果,各位小警探准备好了吗?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探究,孩子们在第三个推理审案环节中,主动使用了表格辅助解决问题。慢慢的,在这种沉浸式的情景教学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丁老师引导孩子们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并提醒同学们养成思考的习惯。
最后丁老师用生生互评的模式,让孩子们相互启发。孩子们天才的思维与语言,让智慧的火星再次激荡。
IB—PYP小学项目强调将指导下的探究当作主要教学方法。 指导下的探究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辅助支持,支持他们逐步地学习和构建更复杂的理解 。 玩耍、游戏、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实验和明晰教学都会包含在考虑周全的、基于探究的学习体验中。 这些探究方法适合促进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中各种特质的发展,并支持学生成长为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思考者、研究者、协作者和交流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