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看了就能用,这书读得有价值

作者: 孤山踏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9:12 被阅读93次
    实用性阅读指南

    一直不明白,出版社推出很多同一类型的图书,仅仅是利益驱动吗?同样,同一类型的书,不同的作者也写得洋洋洒洒,不亦乐乎。这是为什么呢?

    譬如阅读类的书,日本作家似乎更为“好为人师”,上百本地阅读,完了自己也写一本,结果市面上增添了很多日本的读书类写作家。

    后来通过集中一段时间,翻看介绍如何阅读的非虚构类图书,虽然有些章节阐述有类似的地方,但总体上说,不同的作者还是有独特的视角、擅长的方法。

    比如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它是带着目的去阅读,从书当中获得可操作的意见,然后指导读者立即付诸行动。

    作者大岩俊之,曾经担任过日本四家公司的法人销售。任职期间,他的销售额年均增速1.5倍,行业内的销售业绩,始终名列前茅。他又是一个大量阅读书籍的人,在快速阅读、用理论指导实战方面卓有成效,是把读书和销售完美结合的作家。

    《实用性阅读指南》着重介绍了在创业阶段,怎么样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书中运用了大量和读书有关的实例,阐明了如何做笔记,怎样撮住书中精髓,以及如何将书里重点内容,化为实际行动。

    在阅读技巧上的独特之处,是如何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想象与书建立联系,寻找书中的关键词与脑子里的故事串联,形成记忆。

    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介绍读书方法,而是通过阅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这样读书才算有效率

    首先需要确定读书目的。读书有了目标,才能带目标去阅读。有了读书目的,会带动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读书状态。

    阅读一本书之前,不妨想这样一些问题:希望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获得什么启发?哪些内容可以吸收应用?等等。读书的目的性强了,自然就会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从读书目的寻找开始,三个方面入手,能提高读书的有效性。

    1.从序言、目录、后记入手,快速阅读,直击目标。比如在工作中,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困惑。就可以在书里相应条目,找出怎么与别人交流更加顺畅的章节,用什么方法,提高沟通水平,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从而打开职业发展通道。有目的意识,就能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找到读书目的,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

    根据“二八”定律,一本书里只有20%是重点,20%里只有4%是重点中的重点,找出4%的内容,就相当于把握了整本书的关键。

    2.学会有意识地输出。输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想法,强调的是“说出来”;另一个方面是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出来”。

    我也做过这样的试验,女儿在小学阶段,有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就让她当小老师,讲给家人听。通过讲解,能更容易弄懂问题,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当然输出还包括写。但是这个输出不是一本正经地写,而是只要记录感想,可以是几句话的简评,几个字的感想等等。

    3.学会切换读书状态。可以用一天中阅读不同的书籍,让头脑经常处于切换的状态,反而有利于对书本的阅读理解。

    作者认为,读书是关乎自己的事儿,不要被他人意见所影响,得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评判,也是有效读书的一种。另外,作者不认为“借书”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反而去实体书店买书读,才能汲取书中的精华,比较好地保持自己的读书兴趣。这有点颠覆我们以前“书非借不能读”的认知。

    第二、边读边记是关键的读书法

    这里所谓的“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做读书笔记,二是指增强记忆,就是要把重点内容牢记在心。

    与《快速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之介绍的快读方法,不在书上做任何标记不同,大岩俊之认为,即使把书弄脏了,也要做好各种标记。这些标记包括画线记号、括弧,在便签上写关键词,折书角等等。做读书笔记时,还要摘录部分内容,分类分项罗列做摘要,根据页码写下自己的感想。他认为通过这样的记录,有利于深入了解书中内容,增强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作者在本书里重点介绍的读书笔记方法,就是如何制作思维导图。认为这是区别于普通笔记方法最有效的手段。本书阐述了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至少有七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整理好思路;二是能提高构思能力;三是能提高调动自己的记忆力;四是容易产生新的创意;五是能用比较简练简短的语言总结全书信息;六是能增强视觉效果,一眼看明白;七是能让思维导图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比如,开展项目管理,开会讲解以及演讲等。

    大岩俊之具体介绍了制作思维导图的准备工作、基本原则以及制作方法。

    本书介绍可以制作两张思维导图。第一张是按照顺序,总结抽取一本书里的章节、标题、二级标题和粗体字的相关内容,以便于了解该书的结构,二次阅读时就能顺利想起书里的主要内容。第二张思维导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整理书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关键内容,以及内容分支要点,用单词连接起来,便于深入阅读理解和记忆。

    前面说的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做读书笔记,说的是“记录”,接下来要说的是怎么把书里的重点内容牢记于心。

    前文已经说明,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全书的20%,而20%当中,最重要的仅仅占4%。按照日本读书家本田直之《杠杆阅读术》里的说法,一本200页的书,也就只有32页是重点内容。

    为了方便记忆,只要找出一本书里20%的内容,就相对容易多了。再根据1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遗忘规律,开展有效记忆。作者采用的还是“说出来”和“写出来”两种方法。

    关于“说出来记忆法”,一般人如果觉得没有更多“说”的场合和机会,就可以找自己关系密切的朋友、伴侣、孩子,练习讲述,真不行可以对着镜子说。创造自己给别人说话(描述该书重点内容)的机会,是提高记忆的有效方法,也是记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作者介绍的“写出来记忆法”,就是把书中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故事,来加强记忆。认为自己创造的故事,更容易被自己接受,也可以更加容易记忆。方法看上去有点“古老”和“幼稚”,就像小学生做“阅读练习”,把一组关键词串联成故事,但简单有效。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SMART首字记忆法”。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预见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bound(有期限的),用其中首个字母的组合来加强记忆。这有点像中学时记忆历朝历代那样,比如“五代辽宋夏金元”,背得像一句口诀,一个道理。

    第三、将读书化为行动才算有价值

    读完一本书后,现学现用,直接转化为行动,最实在最靠谱。按本书的意见,读书以后,要设定行动目标,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行动步骤,马上开始行动。

    读完了书以后,要把行动目标设定得越具体越好。

    怎么样设定行动目标呢?作者介绍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四象限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当下,明确紧急而且重要的事情。

    也可以用“SMART法”用你来设定行动目标:1.能想象得到的;2.可以用数据预测到的;3.跳起来够得着的;4.现实可能的;5.限时能完成的。
    然后想象一下目标达成的样子,自己设定的目标,应该觉得是八九不离十,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像彩票中奖一样,概率太低,不切实际。

    怎么制订行动方案?
    首先是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个行动目标,是从现在的状态到最好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因为这个差距因人而异,所以,在制定行动方案时,既要明确也要客观。

    按照作者的方法,如果你现在所处的位置,目前是超过40%的人;目标达到最佳的状态,是超过所有人的100%,成为顶尖的状态。在制订行动方案的时候,不能把目标直接确定在“赶美超英”的100%上,而是在40%的基础上,增加10%,先成为超过50%的人。而这个10%就是行动方案的最佳区值。用这个区值制订出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要越具体越好。起码要给出五个以上。使用“5W1H提问范例”,问自己“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等问题,然后一一写出来,细分为可以实施操作的小步骤,比如明天、下一周、下个月、这一年等等;具体的小步骤,还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撑,明确自己的行动周全、可行、限时。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付诸行动的第一步,往往需要勇气。但是,如果行动方案足够可行,小目标触手可及,相信“在行动之后都会有好事发生”。可爱的作者用了两个方法,克服行动上的心理障碍:一个是想象目标达成的样子,另一个是把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

    为了说明行动后的现实效果,作者还专门设置一章,专门介绍实用性阅读对人生产生影响的实例,包括“读书+创业”、“读书+自我启发”、“读书+考取资格证书”、“读书+掌握领导力”、“读书+提升工作技能”等等。读了这些案例,觉得实用性阅读真是超值可行。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既有别于一般的技术操作手册,也与其它阅读类图书不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实用”,能通过本书的阅读,养成固定的读书习惯,并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爱迪生说: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读书就像做体操,每天做能让身体灵活自如;读书更要通过“输出”和行动,“产出”智慧,成就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 看了就能用,这书读得有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t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