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四十五-论人生如戏与心无挂碍

读书笔记四十五-论人生如戏与心无挂碍

作者: 无用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11:0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是2008年,那一年我刚开始学习佛法。作为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创始人和经营者,稻盛和夫一直被业界称为经营之圣。我喜欢稻盛和夫,不是因为他的经营之道,而是他的人生哲学。他的经营也好,处事也罢,背后的哲学是与佛法和天道相合的大道。因此,这套《活法》也是我的枕边书,经常拿出来翻看。最近又看了一遍,于是写些心得。这个心得也与经营无关,而是对于人生的思考。佛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人生该如何“洒脱”的度过才能应无所住?我们都知道当下最重要,那要怎样才能安住当下,不为社会大潮所困哪?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聊聊自己的感悟:

一:独立思考,坚持做自己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不能心无挂碍的生活,最重要的原因是被社会大潮绑架。由于人性有相互比较的天性,因此社会大潮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我们小时候为什么要去上学、工作了为什么要赚钱买房、升职加薪对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要。这些问题可能你没有真正去思考过,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这就是社会大潮。但如果你只能顺应社会大潮的话,其实大概率只能做个普通人,最多是排名靠前的普通人而已。先不说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仅是用世俗的目光看看社会上那些有大成就的所谓成功人士吧,哪个不是“逆潮流者”。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股票,真正赚钱的人都是有自己投资逻辑的独立思考者。跟随社会大潮的散户追涨杀跌,永远只能当韭菜。

独立思考,是根据自身的情况立足于长远利益,形成独立的思维逻辑。无论生活还是投资,独立的思维逻辑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建立独立的思维逻辑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不断尝试与磨合,肯定不如跟随社会大潮来的省心,所以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愿意经历磨难的人。再拿股票来说事,因为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因此没有选股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只能跟随市场的情绪波动,因此始终无法赚钱。有独立投资逻辑的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买入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反而敢于逆潮流加仓,越跌越买。反之,在市场上涨的时候,独立思考的人也敢于卖出股票。

独立思考除了需要经历磨难,还必须要能忍受寂寞,因为不跟随社会大潮的人永远是少数。那独立思考的核心依据又是什么哪?我觉得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我来引用一下。  稻盛和夫说:“将【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事物的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为人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这就是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而经营者更应遵循这一原则规范去经营企业,员工亦应遵从该选择经营自己的人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想作为人来说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并以此为准则。”

其实何止做人和做企业,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甚至打网球和高尔夫球、教育孩子或者打坐修行,最后能走多远,核心的核心还是这些做人的基本常识,也就是我们的本心自带的东西。难怪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精髓,就是“心外无物”四个字。复杂问题是简单问题的投影,因为简单是比复杂更高维度的力量,保持简单常识和初心,才是最高级的能量。

二:心量广大,笑看利益

前一段时间墨尔本封城,没事的时候看了一部电视剧《天道》。这部电视剧拍的不错,虽然情节谈不上精彩,但人物刻画还是很深刻的。剧中的丁元英,是典型的心量广大不重利益的人,自然也是成功人士。但我觉得真正笑看利益的是芮小丹,她自在的安享每一个当下。她喜欢警察,就放下德国的永居去古城做一个收入微薄的小警察,试问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洒脱。为什么要提这个,因为如果想不跟随时代大潮做一个独立思考者,那么必须淡泊名利。只要放不下名利之心,就算能独立思考,也逃不出时代大潮的枷锁,人生就不可能真正自由。

心量广大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最简单的比如做生意舍得分钱。当然,如果能做到不为利益无条件的帮助世人,并始终守好自己的道德标准,那才是真的做到了心量广大。真心利他自己才能得利,不爱钱才能赚钱,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利他是宇宙的意志

天地万物本是一体,人的良知,也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故五谷禽兽皆可养人,药石之类皆可治病。只因同此一气,故能相通啊。心之本体,也就是万物之本体,如如不动,无善无恶。在宇宙中涌动着一种让所有事物都成长发展的力量,这是宇宙的意志。看看世间真正伟大的存在,日月星辰、河流山川,哪个不是纯粹利他的。当我们谋私利的时候,与这种力量相悖,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当我们利他的时候,因为是为了整个宇宙的运行,这与宇宙的意志一致,因此就会得到无上力量的加持。利他能调用的是整个宇宙的力量,因此利他也是最高级别的利己。

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强烈,当然首先是有,因此不能执着于空;但也要自在而不执着于有。就如同金刚经中所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观世音菩萨本来叫观自在菩萨,这个观自在,就是应无所住的根本。是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的中道智慧。万事万物的运行和结果都在宇宙之中早已存在,当怀利他之心而又努力投入其中,还能无所住的时候,宇宙的智慧之门便会打开。

四:人生如戏

人类的快乐和幸福感是由体验的增量决定的。比如一个人有无数的钱,那么再获取钱财就无法带给他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说,造物主是公平的。有的人有钱有貌事业爱情都很顺利,但如果生活没有增量,那么他也不会快乐。对于什么都没有的人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知冷暖的普通爱人,就已经是快乐的不得了的事情了。有一万块财富的人再获得一万块,和一个亿的人再获得一个亿的喜乐是一样的。说到这里,我们貌似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都是无意义。如果功名利禄是我们阶段性的目标,我们也能在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那么也许功名利禄还是有一些意义。但如果我们只是程序化的过着重复的生活去获取这些,那么功名利禄反而成了累赘,还不如每天去游山玩水来得快乐。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我们除了要不断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新目标之外,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因为只有内心宁静平和,我们才能懂得珍惜,才能享受到过程的快乐,才不会执着于得到或者失去。宇宙的意志是“利他”,如果我们通过心性的修炼慢慢认识到这一点并去不断实践,那么我们的心性就与宇宙的意志合一,这才是我们此生的终极意义。

所有的得到,只有增量才能带给我们阶段性的快乐。而根本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与愉快。假设某人内心宁静愉快的程度是10,那么他的幸福感也是同样的级别。如果突然发生什么灾难,比如损失了一大笔钱或者被公司炒掉了,他的幸福感会阶段性降到5或者6。但用不了多久,他的幸福感又会回到10。反之也一样,如果突然遇到了什么大喜事,比如中奖了或者升职了,他的幸福感会阶段性升高到15或者16,但很快的,又会降到10。所以,心性的磨砺,提高自己内心宁静愉悦的程度,才是一切的根本。人生如此短暂,为什么不把人生当成一场游戏。当然,是一场认真对待的游戏。但游戏结束我们都要离去,因此大可不必纠结金钱利益和荣辱得失。金庸说人生要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不活的灿烂精彩,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那我们只能是戏里的配角,哪部电影的主角不是各种折腾和历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电影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却按部就班的把自己活成一个配角,看着别人当主角表演,那不是傻逼吗,白白浪费了这一生。所有的钱财名利都只是游戏币,离开的时候一文都带不走,何必为了这些东西浪费一生的时间,而忽略了丰富多彩的经历和灵魂的提高,这两样才是根本。因此此生的目的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是“玩”的尽兴,第二是提高灵魂的高度。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四十五-论人生如戏与心无挂碍

    第一次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是2008年,那一年我刚开始学习佛法。作为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创始人和经营者,稻盛和夫...

  • 诚善者歪理邪说:人生如戏,如梦,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戏,戏终人散, 热闹喧哗与寂寞清凉的独处; 人生如梦,梦醒人空, 甜蜜幸福与孤独守候的执着; 人生如戏,如梦...

  • 2020-03-31

    乱七八糟之五(7) 规则,这是我必须要重视的。 即便心无挂碍,随心所欲,也要遵循各种规则。如果说人生如戏的话,那规...

  • 无缘

    见与不见, 都在那里; 想与不想, 都在心里。 不是特意, 却是天意; 茫茫人海, 懂我如你。 人生如戏, 戏如人...

  • 得到读书心得2

    一、《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上台演好角色 下台演好自己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拟剧论”:世界是舞台,人人是演员,人...

  • 那些年,惊艳了我们的电影台词!

    人生如戏,戏里戏外,你是谁的主角,又是谁的配角? 人生如戏,戏前戏后,你主宰着故事曲折,还是被跌宕情节所操控? 人...

  • 霸王别姬

    人生如戏,戏却不是人生。 坚守与放弃,心安与动荡的世局。 何处是出路。

  • 论戏剧

    古人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这里我要论的戏指的是戏剧,它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广...

  •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人生如戏,小时候觉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人就是人,戏就是戏。可是,这些年来,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去,感到人是那...

  • 2018-06-29

    看,人的潜能是需要激发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四十五-论人生如戏与心无挂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ul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