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分“病”和“症”

区分“病”和“症”

作者: 裴文峰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4:06 被阅读61次

    有病当然要治,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讳疾忌医”的蔡桓公其实不是不想治病,而是不想被骗。也难怪他,身体上没有任何症状,被人上来就说“你有病”,换成你我,估计比蔡桓公也高明不到哪去,把扁鹊赶出去都是轻的。直到后来,出现症状了,“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明白自己确实有病,得治,结果扁鹊早就跑了。

    这是节选自《韩非子·喻老》的一则典故,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出现,其中心思想,是要告诉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虚心面对别人的批评指正。

    听起来很是正能量,然而,却没什么卵用。

    难道我面对所有的批评或者建议,都要言听计从吗?你说我“有病”,我就点点头,“对,我有病”,如果再来个人,说的正好相反,怎么办?

    因此,比“做人要虚心面对别人批评指正”更有指导意义的是:要学会区分“病”和“症”。

    还说蔡桓公,他是以自己身体没有任何症状来判断“没病”,对扁鹊的话一而再,再而三地置之不理,结果等症状上身,惊觉“原来我真的有病”的时候,什么都晚了。以蔡桓公的势力,再多找几个名医来会诊一下,总是没困难的,再不济,守着扁鹊,你让他给你号号脉,聊聊日常起居的异常细节,来进一步确诊,也是好的嘛。

    要我说,蔡桓公就是不会区分“病”和“症”给耽误了。

    那么,比区分“病”和“症”更有指导意义的是什么呢?是“要治病,而不是治症”。

    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也许可以称之为“经验主义错误”。

    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能缓解症状的就是好办法,能让症状消失的那一定是最好的办法。殊不知还有一种东西叫“安慰剂“,欺骗我们的大脑就把病给治了。可惜“安慰剂”能治症,却不能真的治病。

    再说说我的专业,家庭教育中的例子。

    一个3岁多的女孩,在家里添了一个小弟弟后不久,出现尿床的情况,而且是反复出现。父母就觉得很奇怪,女孩在2岁多后就没再尿过床,怎么突然开始尿床了。为此还专门带女孩去医院做了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后来他们来咨询我,问明情况后,我告诉他们,尿床只是“症”,是我们能看到的表面行为,焦虑和安全感的缺失才是“病”,是内在的动机。只是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被迫用膀胱来表达。

    如果只是针对这种情况,一味地“治症”,纠正孩子尿床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抑郁症,这也是另一个真实的咨询案例。如果明白其中“病”和“症”的区别,需要解决的是孩子的焦虑和安全感缺失,才是“治病”。

    看!做人家父母,也迫切需要认知突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分“病”和“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un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