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悼亡诗其实很早就有了,《诗经》里面的《绿衣》被认为是悼亡诗之祖。《绿衣》描写的是一种睹物思人的情感,即诗人看到妻子留下来的绿色衣 服后,回想起他跟妻子相敬如宾的生活 场景以及妻子的贤惠善良。
后来西晋的潘岳也写了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 诗》,写的是当他看到妻子当时留下来 的书法作品还挂在墙上,但是自己却已经和妻子幽冥永隔的这种物是人非的情感。
再到苏轼的《江城子》,他写的是梦到了妻子“小轩窗,正梳妆”,像是他们新婚时很甜蜜的、很欢悦的场景,但这种乐景后面衬托出的其实是苏轼对王弗的深深思念之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倬亡诗一脉相承下来,可能内容在变,形式在变,但生者思念之沉痛是一直没有变过的。
作为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苏轼心目当中的形象,是一种非常聪 敏、非常具有人生智慧的女性形象。苏 轼还给王弗写过墓志铭,在墓志铭里, 他就没有写王弗“小轩窗,正梳妆”这 种看上去特别温婉的样子,恰恰相反,苏轼在墓志铭里塑造的王弗的形象就像 是苏轼的人生导师,比方说苏轼在背书想不起来的时候,王弗就会在旁边点醒 几句,而且王弗看人的眼光也非常准。
有一次苏轼家里来了一个人,见面的时候跟苏轼聊得很高兴,苏轼觉得这是个朋友。那人一走,王弗便说这个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几件事情过后,苏轼不 得不承认,王弗的判断是对的。由此看 来,在苏轼心里,王弗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敏、值得尊重的女性。王弗是那种嘴上不说很多,可是心里全都有数的人。
在这首词里边,他写的王弗却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种温婉的形象,表达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这种悲哀的情感,这些都是诗人没有在墓志铭里表达过的一种肝肠寸断。因此苏轼是通过这种寄梦的方式来表达他那隐秘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