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提到过,我进英语培训行业十年,如今还依然在个人企业打工,奋战在讲课的一线。
有时候,跟给自己当老板的同学比一比,也会挺气馁的,觉得自己没啥出息,一直都是个打工仔。
昨天,下班后赶末班车回家,遇到了同小区的一位高中生放学回家。
我们两个人边走边聊,她得知我是培训学校的老师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怎么不考公立学校的老师呢?你这个工作下班也太晚了。
我竟然一时语塞,后来搪塞说自己年纪大了,脑子不好,考不进公立学校了。
并顺势嘱咐她,一定要趁年轻头脑灵活时,好好学习。
后来,回到家,我还想着这个孩子的提问,怎么说呢,有点惊着了。
为什么?
因为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觉得当一名公立学校的老师有多好。
因为,我所在学校的老师完全是势利眼,只对成绩突出的学生青眼有加。
我那时严重偏科,几乎没有升学的希望,老师对我是有点视而不见的。
至少在我少时的梦想中,老师是不在其列的。
甚至,我高考的志愿,也没有填我最擅长的英语,我选的是理科专业,逆反也好,不自信也好,总之,那时候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就跟家长反着来就是了。
这有点讽刺,后来我居然只能靠英语吃饭。
那为什么我后来一毕业就当了培训教师呢?
其实,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真的是好多“互相选择”的结果。
01“ 兴趣 ”选择
我对英语的兴趣,是来自于幼年时期,妈妈和电视机共同的影响。
小时候,家里其实很穷,可妈妈还是会经常在赶集或是去县里的时候,给我买一些外国童话,内容当然是中文版的,不过里面的人物插图是有着大眼睛卷头发的西方面孔,这让我对国外的一切都很好奇。
还有,我印象非常深刻,从中央台的少儿节目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英文配音的动画片,我着了魔一样,因为我根本听不懂,可我很想弄明白里面的人到底在说什么。
幸运的是,动画中间会有一位漂亮的主持人姐姐,把里面的单词一个个教给小朋友,我就这样跟着学,还记得学到的第一个单词是李子。
就这样,我的心中埋下了一枚种子,我盼望着能早日在学校学到英语。
可是,那时的我们初中才开始学英语。
我就这样等着盼着,我清晰地记得:我小学毕业,将要升入初中的那个夏天,我觉得一切都是彩虹色的,斑斓而让人憧憬。
可以说,我是做梦都想学好英语,所以后来一直到大学,我的英语总是最优。
英语让我眼界开阔,给我自信,我这个高中的学渣,甚至代表学校参加了奥林匹克英文竞赛。
我想,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让我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时,毫不犹豫的就选了培训教师,因为是英语培训教师,所以我义无反顾。
02“情感”选择
我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都是严重偏科。
这原因,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可能跟自身兴趣有关,但是,我一直也坚信:跟我遇到的老师有很大关系。
小学阶段,其实是个启蒙阶段,或者说打基础阶段。
要求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都在发育,大脑也在发育,这个时候最正确的教育,或者说教育的重点,绝不应该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我,幸与不幸都在小学。
那时的语文老师,非常懂得鼓励学生,尽管我成绩一般,她总是相信我可以学得很好,甚至,到我的家里跟我家长探讨我的小马虎。她会对我提出要求,让我知道,我在她心中很重要,她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然而,数学老师,可能是因为见多了我这种脑袋不灵光的学生,没有什么耐心,总是在我做错题时,说我太笨,这么简单的都算错。
更甚至,把我妈妈叫到学校,当着我的面说我“对数学不开窍”。
她说这句话的场景,我一直都记得,我当时真的很伤心,也很绝望。
我感觉自己像被判了死刑,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是没开窍。
从此以后,遇到难题,难理解的概念,我会下意识的觉得我不会做。
以至于后来到了初中,我更是讨厌数学,成绩也渐渐不及格了。
我成了偏科生。
后来,一直都是。
但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意识到,很多事情在人的小时候是不应该被盖棺定论的。
我深切渴望去做一位在孩子年少时,给孩子鼓励和力量的老师,来证明自己当初是不应该被无情否定的。
而且,我做到了。
我在教学中,对所谓“差生”,一直是秉持对孩子“提出希望”——即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有信心。
“及时夸奖表扬”——当学生做出了正向的努力后,不管哪个努力多微小,我都会毫不吝啬的让全班孩子为他鼓掌,让家长为他喝彩。
让他感受到,努力后被看到,被肯定。
我要让他记住,这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获得了这些正能量的孩子,会自主要求自己继续正向努力,从而主动变得“优秀”。
03“理想”选择
我小时候,最怕我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因为那时候我真的没有理想。
后来,我长大了,看了很多美国大片,里面很多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理想:change the world 改变世界。
后来,我希望自己可以穿越回到过去,我一定不会再让别人的话影响自己,不让自己因为别人的否定而自卑,而放弃。
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毫无意义了。
后来,我开始做教育,我面对着很多,跟我当年一样的有着脆弱内心的孩子,我终于明白我可以做什么了。
我可以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的潜能,我可以保护他们,不让他们重蹈我的覆辙。
这一切,比只想着自己的过往要有意义的多。
其实,我已经是个成功者了。
上周,我的一个学生在我耳边对我说:“我以后也想当个老师,就像我的Anita老师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