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

作者: 细雨min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07:48 被阅读14次

     

    面对死亡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任何人都不愿意提及却谁也躲不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对死亡这件事情有着愈加直观和主观的看法。有的人在漫长岁月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面对死亡,他不焦躁不忧虑,他明白犹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生命也终将收场;但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沉浸在对死亡的恐慌中,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愈加焦虑;当然还有的人混沌麻木,无所谓死也不知所谓亡,然而当真的面对死亡的那一瞬间,本能压倒一切,为求生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死亡,作为生命终结的象征,却需要人们在或长或短的生命中去感受,思考,方能有尊严的站到它的面前。

      然而,任何人,从他开始意识到有死亡这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然后随着年龄增长,见识逐渐丰富之后,对死亡有着大致的主观印象之后,仍然不免带有偏执或误解。宿命论不能说是对死亡的认识,而是对生活的否定;凤凰涅槃的重生也只是对现世的宽慰。真正的智者,是从自我出发,明白了“我”这个命题进而才能了解“我”的存在的现象,本质及意义,并且在此过程中具备了一些品性,正直深刻,积极入世而能免于世俗,最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死,无论死亡最终以何等面貌出现。战死沙场,是一种荣光;天灾人祸,是一种我入地狱的英雄情结;儿孙绕膝,老死床榻,是一种幸福。死亡,是一个未知的终将到来的节日,如何庆祝是个人的事情,是否乐在其中也与他人无关。

      那么,既然死亡会无可争议的到来,如何能从容的与之相拥才是更现实的命题。中国人常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在探讨死之前,往往要先认识生活本身以及个人自身的人生理想。罗素说,“有三种简单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当生活的目标无比明确之后,生活有了奋斗的价值,生命有了充实的收获,死亡的到来只是象征性的一个句号,在句号之前,“我来过,我活过,我爱过”成了永恒的赞歌。因此,在生活中,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只有对生活有着足够清晰的认知,才有可能有足够的勇气,有丰富的灵魂,来认识和接纳死亡的存在和到来。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目标并且矢志不渝的追求才是每个人应当思考的。首先,接受教育,有可能的话最理想的状态下,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你如何考高分,而是通过对历史,宗教,哲学,数学,科学,艺术这些知识的获得来对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为自己的思考创造条件。然后,要认识并找寻自我。在自我的性格,兴趣,品性等方面要足够诚实,然后才能逐渐找到自己愿意追寻一生的目标。最后,从生活中,经历中学会思考,最终获得客观的公正的认识也是不断完善追求与理想的重要之路。

      在死亡面前,无论个人态度看法,它就是冷冰冰的存在,唯有人的力量,心灵的温暖,才能将死亡化为火把,继续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zk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