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距离

作者: 千白莫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11:25 被阅读0次

在莫言的《晚熟的人》里有这样一句:“我知道很多地主不是坏人,但我也知道,这个孙敬贤的确不是一个好人。这其实跟他的地主身份没有关系。”

想一想🤔️很多人是否好坏,或性格,可能和身份关系不大,但有时我们偏偏说一个职位的人不是好东西,思维依据也是“屁股决定脑袋”,这种不容易证明又在现实中很容易找到具体例子的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了。如果说今天的人讲求利益的话,难道过去的人不讲求利益么?当然不是。某种层面上他们是一样的,都是求利,只是有的利是钱,有的是影响力和口碑,有的是地位,诸如此类。只是如论证般绝对性的关系不会那么坚固,诚如莫言所说,一个好人或坏人与其身份无关。

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是在过程中一个好人很可能变成一个坏人,这倒是能说得通,这是另一个问题了。前一个是“点”,是就一种情况给出定义,后一个是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依据情况给出一种说法。这个依据就是一个好人(或者一个坏人)在“屁股”上待到一定时长,可能会变成一个坏人(好人)。不过可疑的是人们依然会根据过程到最后给出一个结论,尽管它不对,但有说服力,其中不乏夹带着强烈的私人情绪。这就是我们对于相当多的人和事的判断,或判断基础。

最好的处理方法,我觉得,如果我只是作为单纯看客的话,就是别发表任何说法、感想和结论,只是看就好。如果别人问我怎么看,只回答,不知道,我就是看看。其实看看或听一听对于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写手都有好处,比如这本《晚熟的人》,我能给出什么高深的结论么?当然不能。但只是看看,至少引发我写一篇名不见经传的小作文,这就挺好。况且根本无所谓有没有人看,就更放松了。

同时在看何伟的《寻路中国》,他的本名是彼得·海斯勒。一个老外的视角看我们,我有个深切的体会,这就约等于你出国生活过了。当然我这么说对于没出去过的人还是不太好理解。不过没关系,读书本来就应该无所图,看看就挺好,打发一下如果不读书很可能也是虚度掉的光阴,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我20年都处于没精神的状态,都是靠文字活下来,慢慢也可以接受这种无趣的状态,并大概率可以保证不人为结果自己。

说回地主,那个年代是class struggle(这种词不好写中文,容易不能发布)的大环境。上一本刚读完的《安娜的重庆》里,作者一家就是好地主。随着长大,我也读了很多和过去有关的故事,在划分那什么的时候我始终有个疑问,即一些好人难道就因为被划分到对面就受到了无辜的待遇,这应该怎么讨论这种情况呢。后来也慢慢理解了,不是所有事都有答案的,不是所有事都可以讨论的,我们还远未发展到理想状态。

相关文章

  • 遥远的距离

    我从未出现在你的眼中 而你 一直镶嵌在我的心里

  • 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是谁。 为爬黄山,加了一个登山群,群里全是计划登山或是登山结束...

  • 遥远的距离

    词/花海洋 坐在窗前读着书 忽然神游就看见年轻的你 那个胖那个白 是不是也伴有啤酒肚 衣服遮盖看不清楚 我想是有的...

  • 遥远的距离

    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 却看着不同的地方。 一开始, 我们近在咫尺,又触不可及。 再后来, 我们南北两隔,沦为天涯陌...

  • 遥远的距离

  • 遥远的距离

    之前你在南,我在北 你说来看我,我等着 从此我在南,你在北 等我去看你,你等着

  • 遥远的距离

    文/黄昏太老 原来 人与人之间 有着遥远的距离 就像 蜗牛不会 快速地爬行 我用触角 轻轻感应对方的声音 偶尔也会...

  • 遥远的距离

    张清扬,高中的第一个同桌,最早的 同桌,很想你,记得高中第一天来班上的时候你戴着眼镜,当时班里随便坐,但我来晚了,...

  • 遥远的距离

    有句话“距离产生美”我是相信的,这其中的道理就像我们离开了家乡才发现家乡很美,度过了青春才无比怀念青春。是啊...

  • 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心里,而我在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遥远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z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