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作者: 七月与海鸥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23:30 被阅读0次

    又一次站在时间的分叉路口。

    对于年龄和岁月的问候,我很坦然,内心无悲无喜。和大部分人一样,有着平凡的喜乐和忧愁。

    回首看看,一路欢声笑语,也曾荆棘丛生。

    最近恰好看完郝景芳的《生于一九八四》,没想到这位成名于雨果奖的科幻作家还有一部这么现实主义作品。

    第一感以为是在呼应奥威尔《1984》的寓言,没想到就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与见闻。

    “个人以及日常生活之中,没有政治学、经济学描述的那么清晰,但前者远比后者隐蔽、曲折、微妙、广泛。”

    站在二字头的末班车,也许寻找自洽与理想人生,是一生的课题。

    关键词1:幸运

    按部就班的长大、上学、工作,没有一步差错,跟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

    我一度以为自己的生活经历足够平凡普通,湮没在万千人海都没有水花的那种。

    直到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成长为一个健全独立的女性,未尝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回想我的学生时代,“幸运”是贯穿始终的纹理。

    没有学位学区房的压力,我的小学就在家斜对面,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第一次让素质教育进入人们视野,在这里,我学遍了国画、围棋、水彩、民族舞、拉丁舞、钢琴、书法等所有的兴趣班,发现一样都不感兴趣。

    唯一坚持了6年的西洋管乐让我对音乐有了入门的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的乐感,至今依然受用。

    大概是从小学就喜欢站在演讲台上,从班级到学校,主持了大大小小的活动,也成为受益终生的存在。

    人还是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比如我,从小就发现自己跳舞毫无天赋。

    每次体育、舞蹈学校选苗子,总会把我选去,然后老师演示一遍舞蹈动作,仅仅是简单的转个圈,很快就会拍拍我的肩膀说,“还是回去好好学习吧”。

    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学业上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这一结论源于我的初中同桌,基本上做到碾压我的智商,高二时就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原来天才就在我身边,但这也并伤害不了我幼小的心灵。

    因为很快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好像不错,看过的内容基本上记得,做过的题不会再错,看书一目十行。

    后来我知道,原来我的父亲记忆力比我更好。

    文科拯救了我,迟到是我的学生生涯常态。

    高中每次晚上通宵看小说,第二天起不来,我的父亲就会拿头疼脑热各种理由帮我做掩护,但还是有无数次冬天罚站的悲惨经历,还好高考没迟到。

    高考折在了我最爱的文综上,比及格线还低,还好语数外稳住,不然我应该遇不到大家了哈哈哈。

    大学最幸运的事情是加入记者团,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在冥冥中铺垫着我一生的方向。所有假期都在实习中度过,果真是年少的热爱可抵岁月长。

    特别感恩大学班主任的宽容,无数次逃课请假批条子都得找老师,直到大二采访学校副校长登在校报上,老师们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保研是另一大幸运的标签,没告诉爸妈,就自己做了决定。当时觉得很酷,现在回头想想,母亲说的对,也许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找工作是我最折腾的一年,尝试过无数种可能,虽然我离最理想的北京一步之遥,但至少用尽全力争取过,没留遗憾。这大抵是我的天花板之一。

    回想彼时的我,大概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切顺利的理所应当。

    关键词2:不确定性

    步入职场,是湮没在人海的开始。

    比较“幸运”的是,初入职场,赶上了一位拼劲十足的领导。

    做不完的选题,出不完的差,每周都在马不停蹄的奔跑中,有过自己的栏目,也开始被单位不少人认识,甚至参与竞选了一个单位闻名的培育计划,应该是彼时我们每个人的目标,与选上隔了一名。

    这一切戛然而止于换了领导。

    过去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我才恍然能从停顿中思考,当初为了什么出发。

    在蛰伏而沉寂的日子里,我始终在寻找生活的重心。也逐渐认识到自我的平庸,没有主角光环,人生也开不了挂。

    在职场更迭的不确定性中,寻找自我的确定性成为相伴相生的主旋律。

    不知道从哪一刻起,身边朋友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迷,被毕业、优化、断供、选择回家的声音不绝于耳。“离开了这里就找不到工作”成为一些PUA的主论调。

    事实上,被不确定性裹挟的何止是个体呢,整个社会、全球秩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中,传导着无数的蝴蝶效应。

    英国脱欧、欧洲极右势力重新抬头、俄乌战争……我们见证的每一个事件都是历史性的,不能因为身在其中,就置若罔闻。

    我对政治毫无兴趣,却很难脱离政治而存在。

    “人是天生的城邦动物,它是我们所有人脚下看不见的大海,是我们必须穿越的看不见的暴风骤雨。”

    想到前段时间爆火的《祥子决定不拉车了》,我恍惚能够明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是座山是什么意思。

    同理于郝景芳的个人叙事描写,未必不能比宏大叙事更深刻的记录这个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焦虑。如何在大环境的不确定中寻找自我的确定性,是我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3:心愿

    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发现“断舍离”的好处,物如此,人亦是如此。

    我想起高中好友很喜欢的一句话,“满目山河空恋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生命中许多人来来去去,但好像都没关系,时光会告诉你答案。

    最应当珍重的眼前人,莫过于父母了。

    我一直觉得我的母亲天赋过人,比如给我取名。她会画画、会摄影、会写诗,远远胜过我拥有的才华。

    最重要的是她在每个关键节点,对于我人生选择的忠告,都被时间证明其正确性。

    很可惜,年少时的我,一个都没有听从。

    我时常在想,如果给母亲予我相同的成长环境,她应该会比我干的漂亮数百倍,拥有更加闪闪发光的人生。

    我很庆幸,从小学开始,我的母亲就开始带我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母亲喜欢辽阔的大海,也喜欢深情款款的灵秀山水,记得初中在南澳岛遇到台风天,吃了一个星期的面包;在武夷山第一次看到蛇,还有三下江南的不同情调。

    我走过了许多省份,看过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和事,喝过许多不同地方的水,让我的视野和见解没有局限于一域,包括眼前的苟且,这是我一生都无以复加的宝藏。

    我能做的,唯有以更好回馈。

    也就是前几天,忽然想做一个系列,挑战带妈妈去100个城市。细细想来,从2015年拿到第一笔一万块奖学金,带妈妈去了海南,就开始实践了。

    如今,断断续续也打卡了十几个城市,但这些都远远不及父母给予我的碧海蓝天。

    当人生开始做减法,轻装上阵,感觉我才真正走进生活,告别父母荫蔽的前半生,去创造下一段碧海蓝天。

                                                          ——2022 7.25 

                                                              于郁热的羊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前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zu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