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班里新转来一名同学,是个小男孩儿,但接触后貌似比较蔫儿的性格,问他什么,他都兴趣索然,反而是妈妈,每次问到关于孩子的什么事情,她就着急地替孩子回答。孩子坐进班里后,也不和同学交流,可能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刚来,比较生疏,再一点,他对自己的处境也没有预先家长给铺垫的认知,加之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要求,所以,他暂时显得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他的妈妈解释说,她之所以给孩子半路转学是因为她们家新买了离我们学校比较近的房子才想到给孩子转学的,孩子本身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于是,我给男孩儿安排了我们班一名暖男,性格开朗,能说会道,正好可以在他还不熟悉班级情况的基础上带带他,熟悉一下我们班的气氛。接着,我跟孩子进行了简短的谈话:不管是因为父母的决定还是自身在原来学校其他的原因,我都不会过问,你刚来,你就是新同学,就要让自己慢慢融入新集体,以新的面貌给这些还不了解你的老师和同学一个机会去认识你,而你想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完全在于你自己!男孩儿瞟了我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
因为对这名新来的孩子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故作随意的翻了翻他以前上课做的笔记,字迹不算太工整,笔记也比较杂乱,我的心跟着有一点沉。是否又接收了一名比较自我的,不太能很好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比较让老师费心的。因为首先得从他的行为动作上猜测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了他的性格以及偏好才好做正面的鼓励。这类孩子比那些外向的淘气的孩子更难沟通。淘气孩子首先会透过他们的言行暴露出自己太多或是优点或是缺点的部分,老师至少经过这么几次的了解,就能大概掌握调皮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而很好的与他们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只有他们心里的一杆秤在老师不断试探砝码的情况下平衡了,他们心里关于对错,关于轻重,关于缓急等做事分寸就会润物无声的指引他们的心动和行动。而看起来不怎么表达,看不出特点的孩子,跟他们接触是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在心里接受一个新环境,接受一个值得自己听话的老师是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不瞒大家,面对这么个小家伙儿,今天我上语文课的时候竟然有一些故意打鸡血一样,努力的想要给这个孩子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我们能更快的彼此接受。下课后,我在心里暗自嘲笑自己,怎么教书时间越长反而越是有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竟然想着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和自己精心备的课堂知识打动一个面无表情,看起来并没有做好准备认真迎接新环境的小学生。但我知道自己的心是真诚的,联想到每次听一些老教师的课,她们准会因为一些后辈的老师在场而讲得忘乎所以的紧张,我喜欢这种紧张,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在乎啊!我不喜欢那些看似行云流水,翻着PPT串讲课文的“高手”,尽管他们看似一点都不紧张,普通话说的很标准,但是却缺少一种对热爱的语文课的一种敬畏的情怀。
记录下今天我自己心里的小波澜,觉得好笑又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