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仪式感?一个事物,能够让你产生庄重感,把看似无趣的事情变得有趣,就是仪式感。如果不能,而是轻易被抛诸脑后,或许就沦为形式感了。仪式感与形式感的区别在于前者走心,预示着心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焕然一新。
中秋、圣诞、春节、元旦,任何时候都能形成仪式感的场景。我们要去记忆一个非常具象的场景,要洞察这个场景的节点和情感连接价值。仪式感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注重。
写作这一场景,通过一字一句,弯弯绕绕,到达我们的内心。算得上是仪式感十足了。让我们边写边梳理,从中探索心路,攀登峭壁,挖掘泉源。一个人只拥有几篇文章是不够的,他应该拥有文字的世界。
宣誓:我谨代表我自己郑重向天、向地、向山川、向河流,向我曾经邂逅的一切美好、一切苦难宣誓,今天开始集中精力写作。
宣誓人:酷兜呀。
记得18岁那年,在学生代表的带领下,两千多名高中学生在家长的见证下,进行了庄重的成人宣誓。预示着告别稚嫩,走向成熟。只是成熟并不穿着成熟的外衣,它有时像个小孩,有时像个老人,令人难以辨别。期间的困惑、感悟便以写作记录。犹如再经历了一次18岁的成人宣誓。
写作无非就随想随写,想到哪写到哪。能写的作家写两百多页,每页400字。或者写二百多章。我相信他们都以一种十分认真的态度对待写作,不然何以催生高品质的作品。他们也算是有写作仪式感了。
令人印象最深的仪式感莫过于葬礼。亦即面对死亡。或哭泣,或默哀,或悲痛,告别亲朋,不是一件吃饭睡觉般简单的事,而是对此人的生前生后的论定。墓志铭便相当于最后的写作仪式。有个作家的墓志铭为:爱过。逝者如斯,生者坚强。
时间的流逝犹如人的离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时间的葬礼,但它就是流逝了,一去不复返。或许我们知道它还有下一秒,而对它忽冷忽热。不甚珍惜。换作写作前的我,我不会去考虑时间到底承载了什么!写作以后,我发现,找合适的书读需要时间,读书需要时间,整理需要时间,写作需要时间。一句话概括:时间掰开来用。
赋予写作仪式感,让我能有时间与时间对话,能有时间去梳理时间。我不知道我在人世的最后一天如何度过,也不知道我写最终能写多少文章,但我知道,写作赋予我的生活更加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简单不是仪式,但是仪式且可以很简单。只要心意到了,仪式便也成了。赋予写作仪式,或简单,或复杂,或深或浅,都有其妙处。但我认为的写作仪式敢不繁复,就是一心一意,坚持写作。
王羲之墨池,足以证明他书写的仪式感。李白磨针,足以证明他对事的仪式感。将写作视为一种仪式,秉持一颗庄重的心,持之以恒,绵延不绝,必将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小学有写作宣誓,我想学生便会更加重视写作。这样,在书桌前一坐几个小时,绞尽脑汁写作便有了比写作本身更深刻的意义。
写作仪式感对写作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的态度对待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