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妹给姨打电话邀请她过来小住,姨伤感地告诉妹,今年不来了,明年再说吧。
姨和我母亲并非一母同胞,但她们俩却情同亲姐妹。小时候,母亲和姨形影不离,无话不谈。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替,母亲和姨都出落成端庄秀丽的大姑娘,到了待嫁的年龄。面对踏破门槛的众多求婚者,母亲选中了勤劳朴实的父亲,姨看上了憨厚诚实的姨父。各自成家后,母亲和姨便成了经常走动的亲戚。
小时候我对姨都是些零星的记忆。只记得姨夫早年撒手而去,留下艰难的姨孤独前行。近十多年来,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姨常来我家小住帮助母亲处理家务活。有一次我回去看到正在忙碌农活的姨,心里很过意不去。姨却云淡风轻地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我又不是外人。”
是的,我们心目中早已把姨当做亲人。尤其今年母亲病重期间,每当妹忙得不可开交时,她就给姨打电话,接到电话后的姨匆匆赶到我家,忙前忙后,任劳任怨。
就在母亲离世前的周日上午,姨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我家,看到遭罪的母亲,姨满眼含泪。一直到周五下午母亲离去,姨都未曾离开半步。
我到家后,一个婶子告诉我,姨是哭着走的,还伤心地对婶子说,没有了母亲的这个地方以后也许不会再来了。
姨和母亲有七十多年的交情,此情比海深,比山高,高山流水的知音忽然走了,姨心里一下子难以接受。
周日那天,姨流着泪对我说:“我老了不图你们姐妹俩给我拿什么东西,常去看看就行!”今天中午,忽然想起姨的这句话,我顿时泪流满面。
我心中牵挂的姨,不知您此刻在干什么?立即让妹打电话叫姨来小住,却得到明年再说的答复。我知道,陪伴姨走过七十多个春秋的母亲,曾经是姨的心灵港湾,可如今却再也寻觅不到母亲的身影,她心里掏空似的难受。时间是治疗忧伤的最佳良药。再过一段时间待我们都慢慢地走出悲伤后,再去看望已经七十多岁饱经沧桑的姨。
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定接姨来家小住。我想从姨那里找到母亲的影子,我也想补偿一下姨这么多年来对母亲的眷顾,我更想慰藉一下姨孤独的心灵。
珍惜眼前人,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去看看姨,不要让余生再留下太多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