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公众号、短视频都在讨论苦难守恒定律。其大概意思是:“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他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了解了苦难守恒定律的含义的我,对这种伪定律、毒鸡汤只能致以呵呵,我也非常乐意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拙见,看看所谓的苦难守恒定律到底是不是我们应该避开的坑。
01 人为什么要吃苦,为什么有苦难?
吃苦,百度释义为承受痛苦、苦难。从动机上看,是不满于现状或者寻求改变;从目标导向上看,是为了想得到某些东西。想要的东西越有价值,付出的努力就越多,也就是要吃得苦越多。那吃苦的总量何来恒定一说?
有人说吃苦的本质就是收敛人性深处的各种欲望。说欲望也好,说梦想也罢,如果不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想要功成名就,不是为了寻求改变,谁愿意去遭受苦难。收敛了欲望,那吃苦的目的是啥?
人生真的不是只有先苦后甜或者先甜后苦这两个选择,现实中一直都甜或者一直都苦的大有人在。
02 吃苦的总量真的是恒定的吗?
某获赞量较高的短视频说:“如果你吃了很多苦,造了很多罪,那么恭喜你,根据苦难守恒定律,你吃了多少苦,就会享受多少福,同时也请你相信,你是个好人,生活不会为难你太久。”请问你相信吗?
再来,恒定这个词很值得玩味。人生的苦难不是体育场上一场5000米或者10000米的赛跑,尽管过程很难受,但跑完了就是跑完了。你去看看医院里那些病人啊,特别是许多癌症病人,化疗、手术一次次做,痛苦一顿顿挨着,最后连生命都没了,你告诉我受多大的苦,就享受多大的福?你去看看那些在事故中丧生的人,一场意外带走了他们的生命,留给身边的亲人无尽哀思,这个也能用苦难守恒定律解释?你去看看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孩子们长大,倾尽所有给他们翅膀走出农村、飞出大山,到头来老无所依,甚至孩子们在赡养问题上大打出手,推诿扯皮,你用“你是好人,生活不会为难你太久的”敷衍塞责?
03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某公众号有篇文章中讲到:“苦行僧的行为被认为是修行的一条捷径。就是因为和其他修行的人相比,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吃的苦更多、更深。”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来说是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却是万丈深渊。”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同样的苦难,对于承受能力强的人来说总会找到理由坚持,对于那些承受能力弱一些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把他们压垮。
再者,我个人认为苦难就是苦难,你经历了也就是经历了,而对于经历苦难后思考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下次再遇见应该怎样做等一系列的思考才是财富,所以说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
次者,对于有些人来说,吃得苦越多,剩下的路会更苦,因为曾经的苦难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心情上、生活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有些人经历了意外伤害,可能心里的阴影一辈子都挥之不去;有些人为了与疾病做抗争,卖车卖房、四处筹钱,一夜反贫。
所以,千万不要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那真的不是。
04 吃苦,正在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有人说:“现在,即使是没有多少钱的人,也不需要吃苦了,反而会过的更安逸舒适。”这话说的和“90后是垮掉的一代”如出一辙。
很多年轻人为了梦想选择北漂、沪漂,为了房贷勤恳工作,兢兢业业;更多的中老年人为了老了有保障、不给子女添负担,年近古稀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等等。说实话,吃苦真的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所谓的网购、外卖,也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是人们为了贪图安逸选择逃避吃苦。
05 写在最后
苦难当然是人生避免不了的课题。没有必要利用苦难去制造焦虑和不安,给他人喂下毒鸡汤。做难事,有所得,也并不是不加选择的什么苦都吃,人生中必经的苦难我们不逃避,但无用的苦也没必要吃。用学习、付出、价值和创造去塑造更好的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 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也请你做好开门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