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溪叶老师《以书为友 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有感:几点想法,以供商榷: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dab8316c3fad4f4e.jpg)
一是针对二年级的寒假阅读召开了主题班会,因为学生年龄小,整个流程下来感觉是让学生配合完成你的计划和安排;二是大部分内容是提前预设,缺少现场生成的情感体验和互动,而使得坐在下面的同学比较“清闲”。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e3be34e8aa9991f5.jpg)
我的建议,仅供参考:一是可以抓住一个点进行深入探讨。比如报上来阅读书籍本数多,就一定是阅读之最吗?书有大小、薄厚、绘本等等,仅用数量考量是不是不够准确。可以准备一些书籍做样本,比如一位同学阅读了汤汤的《美人树》,一位同学阅读了绘本《我爸爸》《我妈妈》。那么谁应该被评为“之最”呢?等等,其他都可以延伸和现场生成,同学们的交流、表达、批判性思维等等都会出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dfc265c792efd898.jpg)
二是阅读只靠数量就可以了吗?是不是可以用复述、讲解、推荐一本书,来充分了解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凡事无非“质”和“量”,我想这两个方面考虑到,你一定会更进一步。相信,你会渐渐地成为你心目中那个优秀的自己!加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欢迎同学们互动交流,以期促进我们班所有成员成长)
【听泉溪陶老师报告有感】:
最大的收获(以我的认知)是陶老师完整地呈现了一份地方课程开发的课题报告[玫瑰][玫瑰][玫瑰]调查、分类、整理、筛选、评估、方案设计、班会讨论、实地参观、拓展总结、延伸反馈……作为青年教师,已经有了很好的科学研究思维的方式习惯,这是非常宝贵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b0ce9b7ee264ffbc.jpg)
我的思考:乡土文化,我想在外部丰富的“土”的表现形式之内,应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精神烙印。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农耕器具,它的成、住、坏、空,是对当下事物发展历程的返照!我们要的是器物的消失,而精神价值的永久存留。所以,我们不难在一些文化旅游古镇见道幼时的玩物和用具,却依然吸引着当事人的脚步。因为它是人们在当时生活成长历程的见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558d04d057ee61cc.jpg)
听芦北李老师报告有感:
一是李老师能够顺利接下乡村领导力研究的大旗,我表示赞赏和敬佩!工作第五年,有今天这样的汇报表现,非常好,有做好老师的底蕴。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c187ea9b585f5e40.jpg)
二是我把今天的班会活动作为展示和样例来看待的,而不是原生态常态的课!这两者直接不矛盾,也没有孰优孰劣。是班会课活动过程的展示,供大家观察、讨论、评说,以期促进自己的工作进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7f2a6146b801566c.jpg)
三是李老师的回应质疑环节,虽然有些问题很难做出恰当的反应(所以李教授多次提醒可以回应部分问题不用一一答复,不方便答复的可以略去)。她的初次表现非常好,我相信这个环节是她感受最深、思维激荡最强烈、成长变化最快的时间段。(如果被我说对了,给我鼓励[偷笑])这种类似头脑风暴快问快答的研修方式,我很赞同!只是语言组织上要更有调理,表达要更准确,要点要更清晰。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8063/2b19c1eec8489b2d.jpg)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抱拳][抱拳][抱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