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概念。
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情景中涉及到的事物不同。你要可以通过一个概念想到更多的东西。让更多的事物产生连接。万物本来就是相互连接,影响的。我们无外乎就是要看到更多,做到更多。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你具有更广阔的适应范围。
对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的概念,你要有深入的理解,更广泛的联系范围。任何一个你能感知到的事物,你都要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进行广泛的联想。
还是我之前的一个比喻,你要建立一张大网。网越大,你能网住的东西就越多。加到你网上的东西越多,你的网也就越大。如果你能穷尽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信息,那你也就成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也就成不了神。
今天的关键词是概念,概念就是我们对一个我们感知到的事物的一个描述。让我们可以理解他,并把他抽象进大脑,变为可以被我们大脑加工的东西。你不可以直接对一个事物进行思考加工。比如说你看到了一个台灯,或是什么天热的事物,比如说树。如果我们没有语言文字,我们就只是看到了一个影像。我们无法转述,无法对他人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只能是自己知道看到树。但当你可以把树抽象为一个可以表达的语言文字,你就等于把无数棵的树都记住了,你一说树,你就知道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再有概念这个东西,不是独立的,他是以群体的形式发生作用的。你不可能只知道树,只知道这一个你也无法思考,同时你也不可能只知道这一个,因为树本身就需要一系列的解释。概念是网状结构的,你需要用一系列的概念来解释一个概念。通过相互的解释,就把所有的概念连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我们在大脑内构建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映射。还是我经常说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大家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头脑中映射进来的世界不一样吗?我们都是局部世界,最多只是你的世界大点,我的世界小点的区别。
人的存在就像我们自己发明的各种工具。具体的人对应着具体的问题。你也没有必要去演化出你的世界里不可能出现的功能。因为人没有生活在水里,不存在水里呼吸大的需求,所以我们没有腮。因为我们现在需要下水去获取一些资源,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完成。人就是不同环境下演化出来的工具。不同种族的人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这和概念有什么关系?你脑子里的概念,就是你所处环境的一个反应。
针对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建筑上用到的锚固长度对于农民种地可能就没有用。专业分工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但也把人限制了。让人变得更像是工具了。一个服务于整体的工具,你失去了部分的自我,如果你认为自己有的话。你被迫让自己只关注于局部,你不再有精力去看到更多。因为你没有了时间精力,你被限制在了一个需要你深入学习理解的领域。那这样好还是不好呢?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你只要是相对独立于这个世界了,那么你就成了一个点。你无法再拥有整个世界。除非你不存在,你消失了,你的肉体和精神重新回到世界。你只有不存在了,你才是整个世界。
那这样看,你只要是存在,你就一定会集中于局部。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旁观者,不参与任何系统。但你还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工具。总之就是,只要你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就成了完成这个任务的工具。
在回到今天的关键词,概念。你想想自己常说的话,你经常用到的概念。如果你有自己关注的事情,那么你脑子里的概念就大多数都是这些东西。我们都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这是我的又一个定义。我们用概念进行思考,在相关概念下建立逻辑。你所能接触到的概念,其实也就是你所遇到问题的一个写照。你所能感知到的事物都来自你所处的环境。这些概念进入你的大脑,塑造了你的形成。非洲土著遇到的问题我大概率不会遇到,所以他们的很多概念我都没有。
我总习惯性的思考,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就是来自于环境,我的身体是父母给的,而具体我能成为什么样子,是环境造成的。我身体的生长是来自环境的各种物质。我大脑中的各种信息也是来自环境,所以我才一直的说,是环境塑造了我们。我们就是以肉体为载体,环境完成的一个抽象。把你这具肉体所处环境进行一个投射。我们从来没有主动权,所有的一切我们都是被动的。你的任何的自以为的主动的选择,其实也是事先环境对你有个输入,才让你产生的特定的输出。这就像是一块石头只有受到磕碰,他才会呈现出变化。他刻痕不是石头自己主动选择的,只是外界环境给了他相应的刺激而已。
你所处的环境给了你相应的概念,你又用这些概念建立了你的逻辑。你大脑里不会有你所处环境之外的概念,逻辑。因为你所处环境中没有的东西,也就不会进入你的大脑。
这里面好像是两个概念,你所处环境也有,还要能进入你的大脑。我们的感知系统就像是摄像机的镜头。你只有感知到,摄像机的镜头照到,这些东西才能进入画面,进入你的大脑。环境中有,和进入大脑是两回事。进入我们大脑的只是这个世界的极小一部分。所以呢,你要想了解更多,就需要放弃更多的细节。也就是不要深度,你才能获得广度。你的时间和精力不允许你什么都要。
我总是在重复自己的想法,因为我需要完善我的这些想法,并让他们形成自洽。因为我需要用我自己建立的这些自认为的自洽的逻辑来指导我的行为。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你才能验证这些逻辑是否符合事实。取之于环境,用之于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