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


————①————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于1606年,通过麦克白的悲剧揭露了人的不正当欲望不断地膨胀是使个人命运走向毁灭的导火索。
戏剧讲述了苏格兰军中大将麦克白和班柯为征服叛乱立下汗马功劳,凯旋途中遇到三个女巫,她们对麦克白进行言语暗示,说他将来会成为国王。
后来,在女巫的言语诱导和妻子的竭力鼓动下,他内心的欲望苏醒并不断膨胀,终于跟妻子密谋杀死了国王邓肯。国王之子马尔科姆和道纳本只得流亡国外,而班柯、贵族麦克达夫的妻儿后来也被麦克白杀害。
麦克白如愿以偿,权力达到了巅峰,却整天疑神疑鬼,也越发地残酷。最后,在马尔科姆等人和援军英格兰大将西沃德的讨伐中,麦克白身首异处,悲剧落幕。
————②————
从外部因素看,麦克白的悲剧是因为女巫的言语蛊惑以及妻子的怂恿——尤其是后者。
可以说,麦克白妻子对于至高无上权力的野心一点不逊于自己的丈夫。在国王来自己的城堡的那一晚,是下手的最佳机会,于是她不遗余力地鼓动着首鼠两端的麦克白,她的舌尖是锋利的,“你宁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的后面吗”,于是,麦克白终于下定决心,“只要是男子汉的事,我都敢做”,杀害了国王。
麦克白本不乏善良的品质,可是女巫和妻子的蛊惑使得他快速地堕落于罪恶。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麦克白自己内心的欲望畸形膨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麦克白作为一名将军,有军功,自然少不了加官进爵,受民拥戴。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弑君夺位,背叛臣民。不管掩饰得再好,狐狸尾巴总是要露出来的,因此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
在《麦克白》中,莎翁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使得麦克白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增强戏剧的紧张性,也为悲剧做下层层铺垫。
在弑君前和弑君的过程中,大量的心理活动和旁白揭露出他内心的矛盾,决策的优柔寡断。在弑君后,他变得更加敏感多疑,活在惊恐之中,不得安宁,他害怕事情败露,害怕国王和班柯的鬼魂,惶惶不可终日。



————④————
成也欲望,败也欲望。不正当的、膨胀的欲望是罪恶,它一步步侵蚀掉麦克白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到最后只剩下恐惧、暴虐和冷漠,最后连自己的妻子死了,都无动于衷。
正如麦克白自己所说:“人生如同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意义。”
他的人生,尤其是弑君后的人生,确实是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没有意义。
麦克白的悲剧是莎翁对他所处那个时代的影射,但放在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
每个人都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正当的欲望一旦膨胀、畸形,就会很容易引诱我们走向堕落和罪恶的深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