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18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18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22:16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第四章:宋词韵味之词的境界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词的境界。

易中天: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还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不虚,王禹偁的《点绛唇》便是如此。这首词写的是江南的雨景,而且很可能是秋雨。秋雨可是不少诗人描绘过的,王维的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是。但,唐诗往往一句一景,宋词却往往一首或一阕一景,这就比一句一景更加丰满也更加细腻。在看一首,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这里面,分明有一层薄薄的孤冷、伤感和忧郁。

艺凡:孤冷、伤感和忧郁的情调早就有了。被安史之乱的愁云恨雨洗刷之后,中晚唐已是另一番气象。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首名作,道尽了那个时代文学艺术对历史变迁真实而敏感的体验。

易中天:没错,这里说的“只是”有“正是”的意思。因此这句诗的准确解释是:那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般的夕阳,正是黄昏时刻才能感受到的令人陶醉的美。

艺凡:大唐,即便在走向衰亡之时也是金灿灿的。

易中天:但,夕阳毕竟是夕阳,黄昏也毕竟是黄昏。实际上安史之乱四年前,大将高仙芝在怛罗斯败于黑衣大食,雄心勃勃的大唐便已经停止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平叛二十六年之后,帝国又失去对塔里木和准噶尔的控制达千年之久。

艺凡:词在这时大行其道,并非没有原因。

易中天:被称为“诗之余”的词原本由歌女演唱,相当于当时的流行歌曲。由于艺术创作借鉴了外来音乐的手法,节奏旋律融进了外来音乐的元素,文学结构也比诗繁复精巧,便受到各个阶层的欢迎,以至于皇帝和士大夫也填起词来。

艺凡:不过,文人墨客替代民间艺人成为词作的主流,应该说还是在北宋。

易中天:发展方向则有两个,一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市井通俗路线,二是以晏殊为代表的典雅清丽范儿。柳永的故事我们在《大宋革新》里已经讲过,他可是秦楼楚馆中歌女艺妓们的最爱。柳永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他甚至在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之后,用词的方式写下了情书。

艺凡:晏殊和欧阳修就不会这样。

易中天:这两位是堪称宋词之祖的,正是他们把词这种流行歌曲从夜总会里请进了大雅之堂。作为典型的士大夫,他们即便写男欢女爱和风流韵事,也辞笔清丽气度闲雅。实际上,晏殊和欧阳修可以算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对于他们而言,意义或思想是无所谓的,要紧的是唱起来好听,写出来好看,以及毋庸置疑的典雅,耐人寻味的隽永。

艺凡:晏殊毕竟是写出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句的大家,这首词的艺术品位也毋庸置疑。

易中天:还有“炉香静逐游丝转”的静,堪称一字千金。静是听觉的,不是视觉的。或者说,是没有声音,不是没有动作。动作是转,是炉香追着游丝转。这种转不是旋转或飞舞,而是游走或飘移,并且漫无目的。漫无目的才天真自然,也才意味无穷,何况上品的炉香并无烟火。他把听觉、视觉和嗅觉融为一体了。

艺凡: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易中天:哈!红杏枝头,兴致盎然的春意欢天喜地喧闹着;朱帘之内,无所用心的炉香悄无声息地游走着,这可是怎样的诗情画意!至于宋祁的闹和晏殊的静,看起来刚好相反,实际上异曲同工,即都是只用一个字,便境界全出。这种创作方法,就叫炼字。

艺凡:炼字就是精心选择关键词。由于需要千锤百炼和反复推敲,所以叫炼字。这些字往往是动词,至于“炉香静逐游丝转”的静,虽然是副词,却同样境界全出。

易中天:这样的字就叫诗眼或词眼,即诗词的眼睛。眼睛亮就有灵气,诗词的名句也往往这样炼成。于是,宋祁便有了一个雅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而张先则因为“无数杨花过无影”等名句,成为北宋词坛无法忽略的重量级人物。

艺凡:然而那意境,却是轻。

易中天:轻歌曼舞是北宋前期词的主旋律,例外当然也有,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抗击西夏入侵的边防前线所写,笔力之遒劲,气氛之悲凉,不要说晏殊和欧阳修从未有过,在作者自己的词中也都是异类。那萧瑟秋风中的满目苍凉,重峦叠嶂中的孤城要塞,羌笛胡笳里的牧马悲鸣,如霜月色下的吹角连营,可谓迥异于同时代的花前月下、柳绿桃红,不但让人耳目一新,也石破天惊地预示了宋词的革命。

艺凡:革命早就悄然发生。

易中天:不过,这些都是凤毛麟角。事实上,吟风弄月的轻音乐仍将演奏下去,直到南宋末年。然而宋词如果只有这样一种调调,是不可能与唐诗等量齐观的。更何况,词的格式既然提供了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性,题材和风格就不会局限于狭窄的范围,只不过真正的革命要等到天才人物的出现。

艺凡:这位天才人物就是苏轼。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苏轼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j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