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树

作者: shaniadolphin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9:22 被阅读0次

长安之莲花山,有寺庙焉,于山峰钟灵秀之地,巍然独处,木影参差,云雾毗邻,以为世外之境。

而行人如织,于庄严佛刹,皆生清净,共僧侣吟唱,逢香火延蔓,同浴佛光。

适有老僧,披衲着履,余稽首曰:现世佛祖,余有求焉,望得开示。

老僧答礼,曰:客既奉香火,当知叶也,其长于枝则欣荣待之,生生不息,其落于土则蔽帚待之,终归尘土。

余问曰:余愚昧,不知叶也,随春秋而青黄,受风雨而浮游,于拜佛而何当也?

僧答曰:佛于众生,如木之于叶也,其皈依而生葱郁,其离弃而入俗世,而众生之于佛,如土之于木也,其肥沃则盛,其贫瘠则摇。故拜佛也,亦如是,见华盖而心如华盖,见殒落而实患得失。事佛如树也,当心如土,身如叶,生息幻灭者如是,岿然不动者亦如是。

余思之久矣,曰:大师以树比于佛,而众生如叶与土哉?然则树实有,众生皆可见,故众生知其佛之参天与枯槁乎?

僧答曰:实有佛长于心也。故虔诚者,佛树如盖,可度万难,而懈怠者,佛树渐枯,终于荒弃。君以为佛者庙堂之泥塑哉,实以泥塑而自见,知荣枯也。行人来此,或得欢乐,既得而可返也,或诉幽情,既往而可归矣。故屠戮凡心,畅叙佛情,君亦可往矣,岂徒庙堂宝身哉。

余合掌曰:大师父所言,顿开茅塞,余亦见余佛树矣。当知未来,以身如佛身,心如佛心,勤勉不缀而得身心自在。大师父以树喻佛,则佛可见,以佛可见故,心生信念。余往昔求佛,或焚香参拜,或沐浴诵读,皆是虚妄。佛以庄严故,非求众生恭敬,而实恭敬者,以其相照也,而见本心。

老僧念佛号而去,余乃见彩光围天,光华普照,听山风悦耳,梦佛树入云。

相关文章

  • 佛树

    长安之莲花山,有寺庙焉,于山峰钟灵秀之地,巍然独处,木影参差,云雾毗邻,以为世外之境。 而行人如织,于庄严佛刹,皆...

  • ⑤树佛

    有一天,你会发现树是一种伟大的生命,从生至死的孤独寂寞它熬过了,狂风暴雨的招惹它经受了,万千虫蚁的自私它竟也宽容了...

  • 运隆日记之《苟日新》12.21

    一、一树花,一尊佛,浇了树,湿了佛,佛说,为何要浇树,因为树口渴,口渴浇树,无错,湿我衣裳,便是失礼。 谨记切勿顾...

  • 树问佛

    他不小心点燃了一颗心, 他不小心熄灭了点燃的火。 一起一落皆无意, 扰乱了她的心。 佛说, 动情就是错。 怨何他人...

  • 题香

    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

  • 芒市遮放镇树包佛

    树包佛位于云南芒市遮放镇户闷村口的公路边。一座金色的佛像座落在一株大青树中间,几枝大青树从佛的背面把佛身紧紧围住...

  • 庙前

    人问佛:人为何物? 佛说:人是自然的精灵。 人问树:人为何物? 树说:我羡慕人。

  • 香佛

    树外无香,心外无佛 树外有香,心外有佛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内外本一,皆具香佛 观天之行,执天之道

  • 佛如我心

    菩提本无树,佛居我心中。 我心即是佛,佛即是我心 人人皆菩萨,事事都顺心

  • 生生世世相遇而不得善终!(写了很多类似的小说,从来没有人看到过,

    灵山山脚有棵古树,枯萎了几百年,却始终不朽! 一天,佛来到树下养心静坐,却听闻古树的悲叹,佛好奇,问起原因。 古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kt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