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你的写作属于纯自嗨吗?》文中提到的“有料”对我启发最大:
有料,就是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毕竟大多数人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大多数的人和事,所以相似的场景让不同的人来过,感受也可能会大同小异,但如何从细微处察不同,这对作者对周遭感受的敏感性要求很高。有人觉得稀松平常,有人就会觉得有特别的细节,观察有了敏锐性,一举手一投足,一事一物,都会是不一样的故事。
而反观自己,是觉得这方面做得尤其不足。
第二题
脑壳想坏了,还是没发现。
第三题:《琉璃瓦》仿写
张爱玲在短短一篇《琉璃瓦》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有趣又生动,实在是很美。
摘句
“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
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 一朵栀子花。
霜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像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
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 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仿写一
暮色笼罩,城铁站外的公交位,黑压压满满的人,都在往西翘首以盼,车来了,人群像潮水扑过去,车门开了,下来一人,高举双臂,侧身逆流,像欢呼又胆怯的潮汐蟹。
仿写二
硕长的鱼竿伸出近两丈,身旁的红桶收获颇丰,不时间身边竟聚集了围观的人,还不敢靠得太近,怕惊动了鱼,沿着水边站成一排,有人凝视水深远处,有人对老人低声品头论足,有人干脆低头冥想,神态各异,加上端坐在正中央的钓者,像极一幅垂钓版《最后的晚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