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辞职带娃到今天已经快十三个月了,加上六个月的产假,宝贝成长的最初十九个月里,我一天也没有缺席过。宝贝也从最初那个只会吮吸 、偶尔能眨巴眨巴眼睛看我的小不点儿长成一个活蹦乱跳、会表达自己的小家伙了。
我经常在想我自己带的孩子与其他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的区别,却鲜没有端倪。除了我的宝宝比其他同龄的宝宝瘦小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与于外人一眼就能看出的区别,直到今天我与朋友谈到“分享”这个概念。
当小朋友们为一个玩具争夺得不可开交之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引用当下最流行的育儿词汇“分享”来劝说自己的宝宝让步。可事与愿违的是,没有几个宝宝会听从这个词的指引,仍然在拼命地争抢与保护。这时又有一个同样流行的词儿出现了,那就是“物权意识”,即宝宝形成物权意识之初不会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交出去,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拱手于他人。这些有着科学依据的词汇诚然能揭示宝宝成长的规律,但于纠正宝宝的行为并无太大的意义,最后遵从科学的办法也无非是听之任之。所以很多过了物权意识阶段的孩子也并有什么良好的分享习惯。
我从来没有对我的孩子提出过“分享”这两个字,因为我本身就不赞同这一提法。就它的字面意思而言: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让他分享我胜利的喜悦。这个主体仍然是自己,是从自我的角度,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去交给别人,并不是在为对方考虑,并不具有什么教育意义。其次,以一两岁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本无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自然也不会照着去做。
奇怪的是我家小子在不到一岁时,和别的小孩儿一起晒太阳,自己喝水时就知道先让别的孩子喝。我当时很纳闷儿,但看着对面姑娘盯着我儿子水壶的小眼神儿,我似乎一下理解了儿子这一超出年龄的举动,他与我一样读懂了小姑娘眼里的渴望。
之后他的很多行为都证实了他确实能在小小年纪做到体谅别人:看着爷爷没有戴帽子,妈妈和自己却都戴着帽子,随即把妈妈和自己的帽子轮番摘下来给爷爷戴;自己摔倒从来不哭,但看到妈妈摔倒急得边哭边拽妈妈起来;来客人我还没有来得及倒水,他就示意让赶紧给客人倒水;听到别的小朋友想要自己的玩具,会迂回一大圈给人家送过去⋯⋯而我,却从来没有教他这样做。
我所做到的仅仅是站在他的身后,在他玩得起劲时默默看着,在他快摔倒时上去扶一把或在他摔倒后告诉他没关系,站起来;在他困惑、疑虑、无助时点点头给他鼓励,在他开怀大笑时与他一起笑出声音。总之,我永远都在他回头能看得见的地方,并告诉他,我一直都在。
尽管如此,小家伙仍然十分胆小,怕黑怕异常的声音,经常飞扑到我的怀里躲避恐惧。但在我的怀里我的周围,他便能立马恢复平静。心情也全天候舒畅,很少发脾气很少哭闹。我真的理解了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哺育他成长的乳汁来源,更是他成长的天地,妈妈在,安全与温暖才在,他才会无所畏惧;妈妈在,爱才在,他才会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洞悉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的关系,才会以爱对爱。
很多人都转发了梁晓声对于文化的定义,第一条就是植根于内心的善良,可这善良如何植根却并未见更多考究。在一个生命之初无疑是打下善良根基的最佳时期,而播种这善良种子的必是母爱。这爱或许是捧上高档的玩具,或许是经常对他说的“妈妈爱你”,或许是为孩子未来挣来的万贯家业。但惟有站在他们身后那个只属于妈妈的身影才是消除他们内心恐惧,感知世界美好,驱走黑暗角落的安全港湾,才是足以保护她们幼小心灵的大爱,他们在这爱的庇护下才能建立起一颗强大而自信的内心,进而去包容他人,体谅他人,让善念善意植根于这爱的土壤。
现在,我仍面临重新择业的各种窘境,但对当初辞职陪伴宝贝的决定却一点儿都不后悔,在宝贝未可知的人生道路上我并不能为他安排好一切,并不能让他免受伤害,可作为母亲我有责任站在他回头就能看到的地方为他驱散黑暗,引来光明,让他秉持善念、体谅他人,必不会在这艰世迷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