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传》,在鲁成公十六年,因郑国投靠楚国,晋国发大军伐之。为此,楚国出重兵救郑国。于是,两军对峙于鄢陵。早前投奔晋国的楚臣苗贲皇,陪同晋厉公观敌瞭阵,言楚国君臣都来了。对此,众将对取胜有所担忧,晋厉公令筮,原文如下:
“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筮之,贞卦复,那悔卦是什么?必隐含在“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之中。此话,不是繇,乃解卦人的说辞。一般来说,解卦分两个层次。其一,基于文王《周易》文本,依繇义来解读。其二,基于周公《系》辞,依卦形来解读。当然,这说的是当时人做法。
今人要读懂《左传》中筮例,则必须借助孔子《说卦》。对于解卦,尤其少不了其“下篇”。可以说,其“下篇”,辑录了当时人占辞所用过的字、词、短语。故而,利用孔子《说卦》下篇,可反过来解析《左传》中筮例。不妨以该筮,说明之。
孔子《说卦》下篇,有言:“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又言:“离为目”。与“南国蹙“、”王中厥目”,对照分析,推断悔卦含有离(☲)。那离,是外八卦还是内八卦?
孔子《说卦》下篇,还言: “离,为火,为日,为电”。而贞卦为复,其外八卦为地(☷)、内八卦为雷(☳)。雷电相伴,对照“射其元”,故断定离是内八卦。
这样,外八卦保持不变,内八卦发生变动,即用离替换复卦的雷,得到明夷(䷣)。
对此,用周公《系》来印证。其言:“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据此,可知明夷的内八卦为明(☲)。这与“离也者,明也“,完全契合。
复(䷗)与明夷(䷣),第三爻一阴(⚋)一阳(⚊),在《周易》文本,取复卦六三爻之繇,即:“频复厉,无咎”。
此繇曰,与苗贲皇所说意思贴切,即:先分两路精兵击楚军左右,再集中三路兵马围歼楚共王亲兵。
在《左传》中,对鄢陵之战,所记述的战争结果,是:楚共王被射中眼睛,公子伐被俘虏。当晚,楚共王召统帅中军的子反,前来商议反攻,子反却酩酊大醉,叹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于是,连夜败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