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寒门状元之死》果然爆款,而且爆大发了。不过《人民日报》微博发表评论倒让我意外——文章引发的动静够大的!
初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倒没想到真伪的问题,就觉得看这文章时感觉心理不太自在,总觉得戏剧性太强,但后来又想到真实人生可能比戏剧可能更具有戏剧性,因此也就没有想别的。文章读后,我的读后感就是感觉到生为穷人真不易,最高目标也就是仅能做到生存:没病、活着——当然最好是有点儿小钱地活着。于是我决心加强锻炼,不管闲事,规避风险,努力赚钱。现在看来,文章至少已经达到了初步目的。
再联想到以前读过的《寒门难出贵子》,让我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原来社会依旧是分阶层的。职务有高低人不分贵贱只是说词。
于是,上面两篇爆款文章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们都让个人利己主义得到了强化和传播。
原来我对咪蒙的名字也不熟,经过这场风波才让我注意到,原来以前读到的鼓吹男人赚钱应该女人花钱有理是咪蒙团队写的。
一时间完全让我无语——我家里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因为工资闹心原来是她们鼓动的。
总的看来,《人民日报》的思想才是真犀利,它一语就道破了所有事情的真实面目:精神传销。
联想到这几年来比较火的文字,发现精神传销其实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包括鸡汤文、励志文以及职场文等等。从这个标准上看,那些鼓吹在职场上要学会察颜观色趋炎附势的文章其实也是属于这类文章。但说实话,这些东西确实也给我不小影响,至少让我知道了原来社会上这么多人是这么理解职场的。
重新沉下心来想一想,所有的爆款文章,不论是负能量还是正能量,如果能引起多数人的感情共鸣,就说明它就是有市场的。而这些写文章的人,之所以写爆款文章,当然也是为了市场——确切地说,是为了市场利益。
我以前确实没有想到写一篇文章居然需要一个团队,我一直以为文章是比较个人化的思想抒发。再联想到以前的比如《知音》之类的杂志,其实他们的作法和咪蒙是一样的。同样的一篇文章,通过改头换面,完全换成了另一篇文章,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扩大发行量——当然还是为了利益。
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从利益点出发,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事情的真实根源。
嗯,从这一点上看,连咪蒙的道歉也是为了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