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为源泉,引发学生的文化性发展。教学所具备的种种教育条件如何采取最适于学生活动组织的形式,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课题。
一.从“行为主义”到“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的语脉之外。
所谓活动理论是指用活动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意识与人格发展的理论。活动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活动总是由主体实施的;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是独立的。
活动理论的关键概念就是“活动”与“沟通”。
二.教学的活动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概念
学科的教学是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活动创造学生的发展文化的。活动的概念是构成活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就心智发展来说,活动可以视为“外部制约”(周遭世界、物理环境、社会文化)与“内部制约”(个人的心理机能与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
教学的活动理论是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教学设计之中心的教学理论。“教学”是一种借助配置特定的活动而引发学生发展的“组织化的社会环境”,教学中的学生的发展是依存于教学这一社会环境的状态的。教学中个人的活动是在有别于其他活动的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得以实现的,教学中同他人的社会关系的状态,亦即教学活动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着每一个个人的活动,体现了各自活动的特征。
教学这种活动不能还原为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行为,而是社会集体中的沟通事件。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性行为。所谓活动,是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是集体性主体。教学活动的集体性主体的见解,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的社会层面,把握师生的种种行为,并且有可能把师生的种种行为纳入参与合作性活动的框架之中。
三.教学的“活动理论”:实践“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
1.新旧教学活动理论的差异
新旧两种教学的活动理论,比较而言存在差异:
其一,学习原理不同。前者是传递,后者是参与。
其二,活动单位不同。前者是“主体——客体”之轴,后者是“主体——客体——主体”之环。
其三,活动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学科内容,后者是文化。
其四,活动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劳动的隐喻,后者是游戏的隐喻。
其五,发展原理不同。前者是内化的过程,后者是内化——外化的统一过程。
其六,指导逻辑不同。前者是训练,后者是矫治。
2.合作性学习活动的价值
教学是集体性的,而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和同步教学中的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并列,是一种学习状态。合作性学习活动形态的最大特点在于,借助参与活动的所有学生的合作活动来解决设定的课题,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实现要求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尤具价值。
3.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组织
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形态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构成,让不同合作状态的学生尽可能一起从事作业,尽可能交替地发挥核心角色的作用,是最合乎合作的本质的做法。这种学习小组大体由教师组织,学生自身也有选择权。
4.“建构性教学”活动理论的挑战
学生的人格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活动得以实现的,学习者共同体的探究活动并不是求得唯一正解的活动,它是组织、引领、调整、构筑每一个人所内化的知识的活动。如何形成建构知识的共同体展开自律性、合作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每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建构性活动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理论框架是富有启示力的。基于建构性活动理论的实践探究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合作文化等方面,将会不断产生新鲜的刺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