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同,不必相融。三观不同,不必强融。由于人的际遇太不相同,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总有不同的地方。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正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即使是脚跟脚从娘胎中来到尘世的双胞胎,即便外表高度一致,让人难以区分。但是其言行举止,其内心态度,其待人接物,都会有显著的不同。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讲的是人天生具有良知良能,但是如果受不到好的教育,生存环境不好,就会逐渐丧失善根善因,变得不好起来。
据此推测,人的三观之所以不同,那是因为遇人不同、际遇不同。真善美与假恶丑,一心为公与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为,光明正大、忠正诚实与阴谋诡计、奸诈虚伪等等的分野,不在于先天,全在于后天。
环境之于人的三观形成,居功至伟。 我们总说三观不同。到底何谓三观不同?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你敬畏天理,他崇拜权威,这是世界观不同。你站在良知一边,他站在赢者一边,这是价值观不同。你努力是为理想的生活,他努力是为做人上人 ,这是人生观不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敬畏天理,心怀慈悲,怜悯弱小,雪中送炭。崇拜权威,趋炎附势,锦上添花。
天地有正气,人心有天良。天理良心,畏服天理者,必生良心。一时之胜在于力,一世之胜在于理。虽然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自古就有董狐之秉笔直书的良史。作奸犯科,青史必留骂名。如秦桧至今跪在岳王面前。忠诚之士,青史标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正气歌,至今回响不绝。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有的人努力是为了成为人上人,不断地满足其欲望和虚荣心。有的人,心系天下苍生,殚精竭虑地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夏虫不可语冰,三观不同的人,连吵架都吵不明白,更何况是做朋友呢?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正邪同冰炭,毁誉于今辨真伪。
人总是会找类同于自己的人打交道、做朋友、缓急可用也。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到地上的金子,华歆高兴地去捡,管宁不为所动,继续除草。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大官穿着礼服从门前走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热闹。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就是“管宁割席”的由来。
志同为朋,道合为友,三观契合的人,才能成为朋友。一旦三观产生差异,再也无法相融。如果三观不同,也不要强行相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