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越长大越没有规矩了,在家任性得很,凡事都要由着他的性子来,要不然就大哭大闹不罢休。”
比如4岁的孩子不吃饭,每次吃饭都要大人哄着喂饭,要么一边玩玩具吃饭,要么是跑来跑去地玩着吃饭。
5岁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磨蹭、拖延,大人喊他起床了,他要赖床半个小时以上;大人喊他吃饭了,他要先玩上半个小时,再拖拖拉拉地吃饭;大人喊他该上床睡觉了,他却磨蹭着提各种要求,就是为了多玩一会儿,再晚一点睡。
孩子到了4、5岁的年龄,反而越来越不好管,而这个年龄又是最需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这就是大多数家长最困扰的问题了。
怎么给孩子定规矩才有效?家长们请把握好这一个黄金法则:让孩子参与定规矩的过程。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虽然父母给孩子定规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我们在定下一个规矩前,先不去听听孩子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想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孩子别无选择地去听我们的话,守我们定下的规矩,最后大多数孩子都是无法做到乖乖守父母单方面定下的规矩。
如何让孩子参与定规矩呢?
1、不是所有的规矩都由孩子参与决定,还是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权。
比如涉及孩子人身安全的规矩是不能让孩子参与决定的,毕竟这也超出了小孩子的认知范围,必须由父母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的关于保护自我、不要伤害他人等最基本的规则。
有些规则如果超出了孩子的现有理解能力,孩子也就无法参与。比如如果孩子对时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他不知道10分钟的时间到底能干什么,这样他就没法有效地参与制定这一类的规则。
2、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的时候,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们既然邀请孩子参与制定规则了,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包容孩子的一些有趣却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只要不违背基本的原则,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下,这会让孩子对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矩更有兴趣去遵守。
3、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守规矩,这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种方式。
小孩子天生爱玩游戏,我们都可以很好地通过玩游戏这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守规矩。
比如如何让一些有吃饭“困难症”的孩子能做到好好吃饭呢?让孩子参与制定一个“集印章”的小游戏,很简单,就是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一天下来,三餐饭都是自己好好吃的,到晚饭后可以得到一个印章,这样的印章连续集齐7个,就可以兑换一个他喜欢的小心愿。
孩子参与制定这样的小游戏,他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能努力做到的概率也就越大。当然,等孩子做到了之后,我们家长也要兑现承诺。
好了,今天我们分享了要想给孩子定规矩有效,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定规矩。请记住以下三点:
定规矩时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孩子自由权,定规则的时候,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守规矩。有规矩才有方圆,让孩子在规则中学会自控才能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