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年
图/柒年
摘录
看到简书活动日更挑战的时候,我有种心动的感觉。心想着,要是能够坚持写下去,自己的写作水平应该也会有所提高。
可当我坚持更新一周之后,突然发现,简书日更带给我的,并不是一种满满的收获感,反而让我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奔向未知方向的失措感。
我对文字一直怀有敬仰之心,也始终相信,文字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凭借着对文字的喜爱,我断断续续写过一些文章,它们代表着我当时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我每个时段阅历和表达能力。
灵感出现之时往往是我对一些事物有所感触或者是想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
我写文章的速度并不那么快,有时加上排版需要好几个小时,但我乐此不疲。周围的人常常对我的做法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件看起来并没有太大收获的事情,我却要如此用心地去做呢?这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到底有没有收获,也只有付出者本身才能够切实体会到。因此我所收获的快乐也是旁人无法知晓的——有人懂得欣赏我用心写出来的文字,哪怕只有一个人能与我产生共鸣,那它的存在都有价值和意义的。
我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在人海茫茫中寻找知音。
吴晓波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这段话可能适用于每一个正在努力追求着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的人。喜欢这件事,无关乎它能给我们创造多少有利的条件,仅仅是因为喜欢。
在喜欢的前提之下,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继而收获它给我们带来的额外的惊喜。这才是创作的最佳状态。
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我们拥有平台和力量去追求我们所喜欢的,这值得庆幸。
可很多人常常抱着一篇文章就能让自己“爆红”——阅读量创新高的心态去写作。他们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即使坚持日更也没能写出爆文让人关注到自己。
其实日更本就是一个硬性条件——约束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它只是作为一个跳板,给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而已。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创作条件不同,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属于自己创作方式以及规律。
生活在学业不能落下的阶段,我常常对日更的限制感到为难,抽出时间写一点小感想,却往往因为时间的仓促而感到词不达意——思想上和表达上往往会出现一些落差。
这让我有点小小的沮丧,仿佛强迫自己做了一件错事。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得到一个令自己都不感到欣慰的东西,实在有违初心。
一味地输出或者是突然输出太多会让人有灵感枯竭的感受。在自己的生活状态下,权衡利弊,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不断地积累,而不是刻意或者强制要求自己去达到一个目标,这才是创作的初衷。
日更这件事,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但我们所要坚信的是,厚积而薄发。你每一次认真的输入和储备素材都是为你之后的写作积蓄力量。
即使偶尔写写读书笔记,在草稿本上练练笔积累创作经验,也不是所谓的浪费时间。
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