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赏析:
词人贬谪黄州,作此词。
上片: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首两句写乡间所见之景,树林尽头,远山清晰可见,屋舍旁翠竹掩映,蝉声乱鸣,小池塘旁满是衰草,词人写景由远及近。“断”、“明”、“隐”几字,将所见静景动态化,镜头不断变换,最后定格在农家院落,蝉鸣声点明了季节,“乱”字描述蝉声极贴切,体现了蝉声乱而无序,听来只觉嘈杂。词人以极简笔墨,描绘了树林、远山、翠竹、院落、蝉、草、池塘,这一系列景物,构建起了一幅光影声色叠加的图画。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时常见到天空中的白鸟飞过,水中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此两句对仗极为工整,“时时”、“细细”叠音词的运用,极富音韵美,生动描绘了白鸟时隐时现,荷香若有若无的情景。“白”、“红” 二字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词人上片充分调动起视觉、听觉、嗅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下片: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在乡村野外,古城旁,我拄着藜杖漫步,不觉已是傍晚。此两句写人的活动,上片所描述的美景,均是词人“徐步转斜阳”所见,而词人自身独自悠闲慢步在夕阳里的形象,也成了一景。词人被贬黄州,这一份孤独、落寞,谁人能解?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承蒙天公昨晚三更时下了一阵雨,才得以享受这一天的凉爽快意。尾句用典唐代李涉诗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贴切自然,化用无痕,“殷勤”一词有几分自嘲,自从贬谪于此,没有谁会想起我,只有老天还会想到我,降下这三更雨,免受炎热之苦。尾句为此词主旨,从字面来看,词人因得到一天的凉爽,开心快乐,然而表面的快乐难以消除内心的惆怅,孤独与落寞。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便是词人被贬黄州时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此词结构巧妙,先写景,最后才点明所写景物为昨夜雨后之景,首句“山明”与尾句“三更雨”前后呼应,进一步体现了得清凉的那份喜悦。含蓄婉转,耐人回味。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