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年

作者: 云飞扬_6315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1:43 被阅读331次

    读书摘记——

    致敬改革开放40年

    今年刚刚40岁,或许能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变化的时间还不足40年。但是,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能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白馒头、炒土豆是那么好吃,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 玩具几乎没有,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虽然我执拗不穿缝缝补补的衣裳,但颜色单一,样式简单,一年级时我的一双红色白底的胶鞋赚足了全校孩子的眼球; 少年时,方便面、汽水和各种连环画小图书逐渐出现于视野,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可以常吃,三角钱一块儿的康宁雪糕是奢侈品,一筒瓜子,一包棉花糖,占据了七零后少年们青涩贪婪的食欲,黑白电视里放的是《霍元甲》《陈真》,看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直到初中才换成了彩电;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是家里的代步工具,蔬菜、肉食、水果已摆上了餐桌;到中年时,近10年,家里小轿车已取代摩托车,高铁、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生活中、出差时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衣橱,超市的蔬菜水果比肉类更受欢迎,电脑、网络、智能手机悄然地构架起了生活的点、线、面。 饮水不忘掘井人,居安当思归来源。四十年,感谢改革开放,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向祖国致敬,也致敬每一个新时代的奋斗者!

    也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的记忆从红薯说起。出生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农村还很穷,家里能吃饱饭,但是绝对算不上好。冬季主食以红薯为主,春夏以红薯干为主。放秋假(专门为收秋放的假)的时候,不做作业,小伙伴们成群结队上山拾红薯(别人家出过的地再翻一遍,找找看有没有漏网的)。一个下午也能找个小半篮儿,兴冲冲回去,没人骂你咋不做作业,好像也没啥作业。那时候红薯产量高,各家各户都打有红薯窖,下红薯窖拾红薯是个又刺激又冒险的事,只能一个一个下去,第一个下去的人下面黑洞洞的,那时候也没手电筒,还要用火柴点燃马灯,为了壮胆,要不停地和上面的人说话。谁家红薯藏的特别多的,能吃到夏初,据说那个时候红薯窖里面的氧气不够,为了测试氧气量,就会先用篮子放下去一个油灯,如果一会油灯灭了,就不敢下人了,好像也挺科学的。[呲牙]现在家里地都基本承包给别人了,七十多岁的父亲每年秋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拾红薯,多少无所谓,反正是一个乐趣。现在也经常吃红薯,但是买的却是甜度达到标准的甜薯,或者据说营养价值更好的紫薯。一锅饭放不了几块,图个新鲜和营养均衡。孩子对姥姥姥爷带来的红薯娃娃(拾的小红薯)起初很感兴趣,尝了一个就不再愿意吃了。是的,甜度,口感已经不能满足她们这一代被各类添加剂强化了太多的味蕾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偶然看到这个老二八式自行车,我竟是感慨多多。

    回望过往,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的人哈。

    犹记得,1978年,我背起书包,跟着母亲踏进了村里小学的校门,成了一个一年级的学生,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周末能骑一骑父亲的那辆大二八自行车,还有父亲从中学学校食堂带回来的白面馒头(馒头是给奶奶吃的,我和弟弟多半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而不能吃的)于是,每个周六的下午放学,我都会在家门口的路上细细观察有没有自行车轮碾压的痕迹,若有,就会欢喜的飞奔回家,先跑到奶奶房间里偷偷的看看有没有白馒头,然后偷偷的骑一下父亲的自行车。

    那时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做中学教师的父亲,能带我去县城里看一眼,据说是一天途径一次的小火车,这个愿望直至读初一才实现,初一结束,父亲就是用他的老二八式自行车驮着我,第一次带我去了县城,等了好久我才第一次见到那令我神往的小火车。虽然那时的我,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但那冒着黑烟的火车头,还有火车稳稳地碾过斑驳的轨道的情景,却一直让我难忘。

     

    也说改革四十年: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也算是幸运,跟上了改革开放。提起这四十年的变化,我最想念的就是小时候那青苹果的美味。第一次对苹果的记忆是,有个亲戚带了几个,奶奶把一个苹果切成了几块,孩子们每人分得一块儿,苹果的味道已经模糊,只记得我吃了好久。后来就是母亲箱子里苹果的香味,那种清香我这许多年都没有闻到过,那时候每天盼望的就是,箱子里的苹果赶紧坏掉吧,因为只有坏了点儿的苹果,母亲才会拿出来,箱盖打开的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什么叫陶醉!后来母亲去村子的苹果园摘苹果,回来带了好多青色的乒乓球大小的苹果,一时吃不完,母亲把苹果埋在后院的沙堆里,吃的时候拿个小盆儿从沙堆里刨出来,像刚摘的一样,脆生生的,真的很佩服母亲的智慧!初中时有一天放学回家,院子里放了两大篮儿又红又大的苹果,母亲正在挑选,随手递给我一个稍微有点儿伤疤的大红苹果,哦,现在中了彩票,估计也没有那时候激动!如今苹果每天都摆在客厅的茶几上,孩子过来过去瞅都不瞅一眼,即使要吃的时候也是挑又大又圆的苹果,别说坏点儿的,稍微颜值不高的碰都不碰,还抱怨我怎么不把它扔了。“ 扔什么扔,削了皮,插上牙签,哄你爸吃了!”

     

    四十年前,我五岁。我家和十爷家合住一个院子,在村中间,坐北朝南,是农村特有的传统四合院,由三部分构成:临街三间大瓦房,两间客厅,一间卧室,叫临街屋,往后是两排对脸儿的瓦房,叫厦子屋,后边是三间大瓦房,叫上房屋,上房屋旁边留有过道去后院,后院堆些杂物,我记得还有个红薯窖,一间磨坊,俩茅房。十爷家占临街屋和东边厦子屋,我家占西边厦子屋和上房屋。家里长辈住上房屋,晚辈住厦子屋。厦子屋多,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间。记忆里,闲暇时间,姥姥,奶奶总在上房屋门前,坐在带靠儿的椅子上,戴上老花镜,做点针线活,缝缝补补。上小学了,队里给我家批了新院子,在村西头,坐西朝东。受条件限制,只盖了两对脸儿的厦子屋,前边临街屋没有盖,空着,我家的大门其实是二门。出去后门,也没有上房屋,是个大大的空院子。听爷爷说,就这,还是卖了多年前做生意攒下来的几根金条,硬是把房子盖起来。不过还好,之前一直睡在姥姥脚头,新家里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上高中那年,队里又给我家批了一所新院子,这回只有二分半的地皮。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盖起了三层楼房,最下边一层是地下室,有两间,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有两个窗户,中间一个月亮门,可漂亮了。那时农村没有空调,爸爸设计的地下室冬暖夏凉,可美了。中间一层,一间客厅,一间卧室,我的房间在最上边,标准大床房,因为我的床是一个大粮囤,盖上床板,我就睡在上边。结婚时,我家是三室一厅的套房,百十平米,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都在一起,生活很方便。后来,孩子大点了,一家三代人住一起不太方便,我和老公一合计,又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套房,一百三十多平米。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房间,老高兴了。五年前,我四十岁。县城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禁不住诱惑,我又和老公一合计,卖了老套房,买了新套房。新套房是电梯房一百五十平米,南北通透采光好,每个房间都装了空调,冬天有暖气,我很知足。我坚信,今天的生活很惬意,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敬改革开放40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vs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