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刚好是在公众号持续写作一周年,从一开始不知道该写什么,到现在比较能摸索出自己感兴趣的且比较能写好的话题,经历了一段磨练,渐渐走出了一条小路。
在持续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输出、记录想法时,我主要怀疑了两件事:1. 自己的写作范围是不是应该细分?2. 写出来的东西是错的怎么办?误导了怎么办?
01
关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跟写作的初衷有关,如果我仅仅是为了磨练写作能力,并且持续输出倒逼自己不断输入,就不太存在该不该细分的问题。
因为细分是为了在自媒体领域建立垂直的影响力,而我并不是为了影响力。我只写自己关注的部分,关于个人成长、心理学、职场的自我反馈,这是我很重视的部分。
02
至于第二个问题,写出来的东西是错的怎么办?后来想想,这个问题未免有点庸人自扰。其实无论是真理还是经过科学认证的事儿,都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错的,世上没有一件事是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
这跟每个人的认知有关,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能判断的就是对的,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很可能就是错的;中听的就是对的,不中听的就是错的;从这个角度看是对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错的……
Photo by Mohammad Metri on Unsplash我想起一个故事能更好说明这一点:
孔子的弟子子贡遇到一个来请教孔子的人。子贡问,您有什么问题问我的老师呢?对方说,我想问问一年有几季。子贡说,四季啊。对方说,不对,明明是三季!双方争吵起来,声音惊动了孔子。孔子观察了一会儿,对那个人说:你说得对,是三季。那人大笑而去。子贡问,先生,一年为何是三季?
孔子说,你看那个人一身青衣,应该是蚂蚱所变。蚂蚱春生秋亡,哪里见过冬天?在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冬天,所以他就是个三季人,你和他讨论上三天三夜,也没有用啊。
所以,哪还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可言呢?
这个时代在飞速演化,确定性和真理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保持头脑的开放性何其重要。能承认一年有四季,也能理解一年有三季。
03
抛掉“对错包袱”后,身心舒畅,因为我默认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头脑都是开放的,能接受不同的声音,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世界。
而我主要关心的,是每篇文章是不是都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不能把自己的启发写到位,而看的人是不是也能有所启发。
随后展开的便是讨论,而不是争论。
开放的头脑让一切变得简单。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