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如何减少烦恼,获得幸福?最好的方法是课题分离。所有的课题从自己出发又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
如何进行课题分离呢?
只需区分开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然后不要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就行。
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或者自己干涉了他人的课题带来的。
“从某种选择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来判定是自己的课题还是他人的课题。
举个例子,学不学习,写不写作业这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援助时,父母适当的给与帮助才是父母的课题。在孩子没有主动向你求助时,你不能对其指手画脚。
在这两个课题中,如果父母妄加干涉孩子的课题就会产生矛盾。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课题难度很大,在孩子能够自我约束前,需要父母的引导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课题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另外,所谓的课题分离,我觉得就是我们所说的边界感,人和人都有边界,特别是关系亲密的两人。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道理。伸伸手就能触及,但绝不踏入对方的领域,这样的距离是最美好的。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而是起点。是维持一段良好关系的入口。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就是距离。我们平常所说的“多管闲事”其实就是干涉了别人的课题。
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但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我们常说的“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某种程度上就是做好自己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练习课题分离,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添砖加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