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了五代时期第一猛将李存孝,在五代十国,武力值仅次于李存孝的应该就是王彦章了。先看看王彦章出场时的描写:
......却有本处一人,姓王名彦章,身长一丈,蓬头跣足,手使一条浑铁篙,聚集二十余人,驾一支船,在此翦径劫掠营生......
——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彦章
王彦章早年间做的是水路上劫道的买卖,听说李存孝路过寿章县,有心和他较量。不曾想在李存孝手下都没走过一个回合,就像“蜻蜒摇石柱”,于是留下了“若存孝在世十年,我十年不出,存孝除非死了,我王彦章才敢出名”的嗟叹。
图1 王彦章形象不过他的二次出场之猛实属惊人,短短时间就连打三十六名唐将,大可媲美《水浒传》中没羽箭张清飞石打英雄的气势,连吴用都说:“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
看看书里面都有哪些人败在了他手里:
步将郑绩、二太保李嗣昭、四太保李存直、同台节度使岳彦真岳存训父子、打得刘知远吐血、郓州赫连铎、上将乐荣、大败李克用、枪挑高思继
李存孝不知道当年放了王彦章,给后唐政权带来了多大的隐患!他老爹李克用甚至都是被王彦章活活气死的,可惜那会儿勇南公已经被陷害死了,无人可以克制王彦章。
在书中,最后是动用了五位皇帝才困住了王彦章,哪五位呢?
中央是李克用的世子李存勖,他爹被朱温搞死了,他后来把朱温的后梁给收拾了,即位为(后)唐庄宗,统一了七成的天下。可惜李存勖坐江山没有打江山给力,治国无方,宠信伶人宦官,死于兴教门之变。
北边是李克用的大养子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也就是李存勖的大哥。李存勖在位无道,叛军拥护去镇压他们的李嗣源,而后发生兴教门之变,李存勖亡,李嗣源即位为(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间,治理腐败问题,关心百姓疾苦,号称小康,后世称赞他是“小唐玄宗”。
西边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这老哥和大舅子李从珂(唐末帝,李嗣源的儿子)君臣猜忌,后来就联合契丹起兵造反,建立后晋,是为高宗。石敬瑭为人熟知的是割让了幼云十六州,并且甘做契丹的“儿皇帝”。
南边是石敬瑭的亲信刘知远,辅佐了石敬瑭、石重贵父子,后来契丹灭后晋,刘知远建立后汉,是为高祖。
东边是刘知远的亲信郭威,后来是后汉的股肱之臣,但刘知远的儿子刘承佑猜忌郭威等人,郭威发动兵变,建立后周,是为太祖。
图2 五王逼死王彦章这五个人组成一个五方五帝阵(图2),又让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去引诱王彦章来战,才最后困住了王彦章。这当然是演义的夸张写法,当时郭威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兵,与这几位大将平起平坐地带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小说这么写,用了五龙一虎(一虎指高行周)才克制住王彦章,突出了王铁枪这位悲剧英雄的英勇与悲壮。类似的写法,还有反映隋唐时罗成力擒窦建德、王世充、孟海公、朱灿、高谈圣五王的京剧曲目《锁五龙》(窦建德等五人都在隋末起义中称王称帝,故称“五龙”)。
历史上,王彦章受制于形势无能为力,被李存勖抓住,李存勖、李嗣源都来劝降。可惜王彦章宁死不降,最终被李存勖斩首,享年六十一岁,真正做到了他自己说的“人死留名”,可歌可泣,后人纷纷建庙纪念这位尽忠报国的悲剧英雄。因为王彦章使的是一杆铁枪,因此也被称为“王铁枪”。王彦章最后为后梁政权死节,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尽忠报国的英雄,建有铁枪庙(图2)。
图2 铁枪庙(图片来自83版《射雕英雄传》)熟悉《射雕英雄传》的读者可能已经想到,最后杨康死的那个地方就叫铁枪庙。不错!这就是祭祀王彦章修的庙,黄蓉还曾将铁枪取下来给柯镇恶当拐杖。想来金庸先生将杨康毒发身亡的地方,定在这样一位为了国家死节的英雄的庙里,也是一种特意的安排,算是对杨康一身追名逐利、背弃故国的一种讽刺吧。同时,黄蓉刚进铁枪庙时感叹:“王铁枪威震当世,到头来还不是身首异处”,也和郭靖黄蓉最后战死襄阳的结局有着照应,可见金庸先生行文之严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图3 黄蓉在铁枪庙中(图片来自83版《射雕英雄传》)前面整理了李存孝和王彦章这两位书中数一数二的好汉,也涉及到了其中的晋梁之争,那么接下来就整理下晋梁政权的创立者——李克用与朱温。
谢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文章内容原创,如需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wangrongxin168@163.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