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最近到处看到《一句顶一万句》的书籍推荐,一开始不以为然,但是你看多了,就好像催眠了。
于是,它成了我书单里的一本书。
我之前写过,我相信高人的推荐。高人比我厉害,他推荐的书籍,必定是对他有触动的,我更愿意这样的推荐。
总比自己一本本试错,更有效果。
前三个月就因为写作老师的推荐,看了《遥远的救世主》,真是好书,我推荐给N多人,还专门写过七八篇读后感。
相反的,想想我这两三年,光买书的钱都好好几千,但是真正值得读的书籍太少了,并且有很多属于“垃圾书”,买回来就放着。
很多书都是经过策划才成为畅销书、世界名著的,真好吗?不一定。
我们的图书排行榜上,很多进口图书销量都是非常夸张的,书腰上写的更夸张,要么是美国销量第一,要么是发过销量第一。
若是你稍微用心点呢?例如你去亚马逊上搜索一下这本书。
发现销售非常低。
这是咋回事呢?
说明,这都是假的,是书商用很低的价格买下了国内版权,从而再次包装、鼓吹。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从《学习的革命》到《摆渡人》,是关于揭幕的文章。
还有一个例子是财商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系列,知道吧。
在前年,参加了一个财商的课程,然后被放大的欲望,什么被动收入,什么打造管道,什么财务自由,好像掌握了财富密码似的。
那时很迷财商的书,那时,我一口气买了全套,7百多块。
真正看的,就是一两本。
如今一直放着,上个月放到闲鱼网上,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不知道啥时候出手掉。
罗伯特·清崎也是一个一流的写手,其实很多的书籍的核心观点都是相通的,硬是整出二十多本书。
有用吗?肯定有用,我觉得他写的财商像是修行一样的,只是少数人能够看懂,并且可以做到。
也有很多人,没有看过这类书,他也能财务自由。所以,我们都被催眠了,以为人人都能做成功人一样的事情,就获得同样的结果,其实这不是等号的。
老百姓呢?修行太差了,遇到坑,一栽一个准,还附带反复的。
什么人最容易相信直销项目呢?直销难民,就是曾经做过直销失败的,但是他已经深深相信那套东西,遇到能量更强的直销人,往往最容易心动,继续怀揣“梦想”做直销。
直销,作为投资,也算一个,但真不是人人可做。
我呢,后来,我也做一些项目,基本白搭。外行进入金融,一句话,死得快。
老百姓理财,要不理少了,要不就是理没了,我属于理没了的那种。
我也不知道,我还以为我是一个保守的人,一个理性的人,我只是以为而已,一玩才知道赌性这么重。
金融里就两个人性:贪婪和恐惧。
就这样就玩死了人了,基本没有几个可以克服的。每个人都有赌性,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触发而已。
你相信玩红包也能输几万不?
真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有一个女白领,加入完一个本地红包群,怎么玩呢?
他们相互之间都认识,制定了严格的游戏规则,每次红包是200元,例如谁抢到尾数为2的,那么再发200元。
有时运气差,会连续发出去四五个。
想回本咋办?
使劲抢,不停地抢,但是抢的越多,中招的概率越高。
只有群主是可以只抢不发的,群主一天就能抽水过千元,有人一个月能输过万元,而且越陷越深,越想抢回来,失去的越多。
赢的多还是输的多?
她是输的多。
什么时候敬畏概率了,就是理性了。
有些事宁可不能碰,因为你知道你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们往往高估了我们的意志力。
如听说吸毒的快感比性的快感强一百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进去强行戒毒了,出来基本会选择复吸,因为太爽了,念念不忘!“保证不吸”往往是个玩笑。就单单一个“性”,都看出人生百态了,小三的新闻多吧。
我们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就是莫去碰这样的事情。
今晚在地铁山,开始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了。
用Kindle电子书看的,体验还不错,媲美纸书阅读体验。
缺点的不好回看,或者跳看,因为不能一下翻很多页,若想找点什么内容,不方便。
各有好处吧,纸质书太容易折旧了,随身带也重。
一读,就觉得是很普通的日常故事,但是对于人性的反映却很深刻。
我们都有小伙伴、老师、朋友,谁发财了,谁升官了,谁坐牢了,谁死了,谁生了,谁当小三了,谁杀人了,谁承包我们村果园了,谁开发了镇上的楼盘……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这些故事要是写成小说呢,其实就是一部《一句顶一万句》了。
刘震云就是写了这么一个小地方的故事,张家长,李家短。
这本书里大部分情节可能都是真实的,只是刻意给张冠李戴了,凭空想象是不可能编织的这么完美,一定是有原形基础的。
我们与作家的差距在哪?
就是作家擅长把身边平常的事情,能够写出人性的本质,一句话:就是会写。
莫言写的事,很多都是村里的事,里面每一件事可能很多农村人都很熟悉,只是大部分人不会写,当然也可能是不屑写。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都相当精彩。
今晚刚开始看《一句顶一万句》,前面一个故事,就把我吸引了。
说的是买豆腐的老杨,爱叨唠,以为老马是可以掏心窝的人,当做了朋友,喜欢找老马聊天。
可是老马呢?却没有当做老杨是朋友,甚至私下诋毁他。
四十年后,老杨瘫痪了。
身边也没个朋友来看他,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老段,拉拉往事,却想不到老段是过来报仇,挖苦他的,“静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了吗?”
身子瘫了,什么需要儿子伺候,说白了,就是要看他儿子脸色,很多事埋在心里。
老马是什么人?
按老杨的话说是一个可看百里,可看十年的人,有智慧,所以他有事总想找老马商量,也有占便宜的心态,自个儿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想借老马的一双眼,弄个明白。
可老马看不上老杨。
生活有时就这样,找个人说话的人,都可能找不到。
真以为知己易找?太难了。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到:“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
你拿别人当朋友,别人可不一定当你是朋友。
真说出心声了。
我小时候,也经常爱说,某某是我的好朋友,可我哪位“好朋友”是孩子王,身边朋友多得很,我只是他普通朋友之一,他确是我的一位朋友。自然在心里,双方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交往,有时候,就看一个标准,是否说得着。
人们为什么结婚?
因为,俩人说的着。
人们为什么离婚?
因为,俩人说不着。
一旦俩人说不着,即便不离婚,也容易冷战,而且人有天性,就是总是试图寻找知音,也就是那个说的着的人。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重要作品,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
《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云的一个成熟、大气之作。
推荐!
一本好书顶一万本普通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