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乡难与言这一段,体现了孔子“和光同尘”,做人心胸要宽广一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与物。
替鲁昭公背锅这一段,孔子不在外人面前数说自己国公的不是,这一点让我想到近些年以来对山东的批评,山东近十年以来的发展步伐与江浙越拉越大,网络上很多批评山东官僚做法的言语,作为山东人,在外面/外省维护形象,多宣传山东/山东人的正面形象,在家里也不能光发牢骚,认清不足,以责任感使命感驱动做出些什么改变,方是正道。
当然,如果无力改变什么,像鲁昭公这种情况,孔子用较为曲折的“闻过则喜”的回答,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