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整体养育》读书笔记(下)

《整体养育》读书笔记(下)

作者: 玥玥玛 | 来源:发表于2021-01-15 00:1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的Part 2,标题是【育儿的技能】做智慧的父母

感觉作者用心良苦,终于从冰山的最深层一点点剖析拆解到了靠近水平面的这一层——技能层面。

而这一部分的专业性也是最强,也是我2021年专业学习提升的重要指引了。在这一期家长大学结营前,抓紧时间做个总结,一方面为了善始善终给自己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给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1.认识自我

“如何培养一个高自尊的孩子”是我这半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但通过这章节的学习,算是比较彻底的搞懂了几个关键概念:

自尊(self-esteem):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作出的判断,以及和这些判断有关的感受。

和“自尊”这个概念密切关联的就有“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情感体验”、“社会比较”等等。

在我看来,拥有高自尊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好的自主性、社会适应性和情绪稳定性。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有些孩子没那么惹人喜欢呢?比如过于消极、一写作业就很丧;还有一种是经常喜不自禁,一高兴起来就要掀翻屋顶;还有一些特别无厘头,经常念叨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话;还有那些对自己个人卫生和作业质量完全没有任何要求的孩子。真是想到这些行为,就忍不住皱眉头。。。。。

作者也提到过——评价孩子的重要原则:对事不对人。

刚整理到这里,我也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陷入了“评价的误区”,并没有把这些讨人厌的行为,和孩子做严格的区分。好像很容易在脑海中把这些错误行为和当事人联系在一起。这种思维的惯性的确值得自己警惕。

这里就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意识情绪】,这一点在我理解看来其实就是:当孩子听到成年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候,产生了哪种情绪?有什么感受?

正所谓“感受好,才能做得好”。作者也提到这个【自我意识情绪】的形成伴随着儿童2-6岁非常关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

很多家庭的确是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价值。而这,可能就是孩子在进入集体,面向社会时,展现出不受欢迎行为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这一篇章,作者还提到了“寻找真实的自我”这个话题。其中“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两个概念,真的是戳中了很多成年人的痛点——我们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理顺了?只有先活出真实的自我,才有可能给孩子真正的、无条件的爱。

而“理想自我”这个概念,也非常有趣

人本主义认为,在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真实自我,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特点、性格、能力的客观认知,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另一个是理想自我(ideal self),这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

回忆我自己的成长过程,真的是有一瞬间、非常清晰地出现过“理想自我”的画面感。

那种突然冒出来的“理想人生”,从十多岁的时候在一直影响着我人生的所有重要选择和关键决策。它已经成为了我“私人逻辑”的核心构成。所以现在来看,尽管我在物质生活方面不如很多同龄人那么“能赚”,但我自己心里还是很稳,很踏实—这可能是属于我的ideal self。身心合一的感觉,挺痛快。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父母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把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重合起来。

一个人应该客观、现实地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而理想自我,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以上,是对全书第六章——也就是第二部分,第1篇章的复习。

在小学一年级之前,利用好幼升小这个关键期,影响父母、帮助父母,培养更多高自尊孩子。

这可能是我觉得非常值得和有价值去做的事情之一。


2.面对挫折:复原力

在“高自尊”的基础上,作者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孩子解释事件的方式;我们需要培养的一定是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型”的未来主人公。

接下来作者详细介绍了四个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的办法,实操性很强,马克一下:

1)成人自己必须具备成长型心智模型;

2)创造“容错”环境;

3)着眼过程,具体帮助;

4)告诉孩子什么是成长型心智模型。

“学习新东西是我成长的机会。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或者出错都没有关系,这只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而接受挑战可以使人突破瓶颈,取得进步。”——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这样看待自己的学习。那大人多省心啊。

要怎么培养这样的孩子呢?作者也给出了答案——用真心诚意的爱给TA面对挫折的铠甲。


3.处理信息:注意力

“注意力训练”正是现在各个平台、机构最火热时髦的项目。可能是恰好抓住了学龄期家长的普遍痛点,也有可能是真的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小学生的考试成绩问题?这也是值得非常重点学习的一章。

首先,注意力属于儿童发展领域的“认知发展”,而这一部分的发展与孩子的生理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息息相关。

-----注意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有阶段性显著的不同。学龄期儿童的“抑制能力”需要刻意培养,具体来说,抑制能力包括——如何在复杂信息中甄别真正有效的信息。抑制能力的发展对于注意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作为成年人,可以在此做的就是刻意培养、提醒儿童:“让孩子有意识地把注意力j集中在自己应该关注的地方,以免受到无关信息的刺激和干扰”

读到这里,我特意做了mark托管学生优势!平时难免嘈杂的环境一定也藏着硬币的另一面。

如果孩子经常锻炼这种抑制能力,他的认知发展水平、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会发展的很好。

注意力是怎么发展的?——信息处理理论

—一个人思考的过程,就是信息接收、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工作记忆会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持续发展)

—注意力发展的过程离不开认知资源。认知资源指的是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容量,这两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注意力。注意力的发展基础:大脑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大脑髓鞘化的轴突越来越多,处理信息的速度(注意力差源于速度慢、信息丢失)会越来越快,处理信息的容量(给小学生的指令要尽量简单)也会越来越大。

—三大要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警觉状态、转移、保持。

认知自我调整能力(孩子能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并运用适当的策略集中注意力实现目标的能力)其中包含了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回顾整个过程、反思自己的策略。这就与孩子元认知(孩子理解大脑的活动,开始思考“我是怎么思考的”)发展紧密关联。

    这部分应该是在托管环境中,可以帮助孩子提升的点。也可以是很好的市场宣传的包装方向。

动机对注意力的影响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被作者重点提出,其中包括对成就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和对关系的需要。

    这部分跟才看完的《天性》有密切的关系。思维偏好的不同,导致B\D之间的需求出发点也不同。例如B很可能更多来自外在动机,或者说的关系的需求。而D更多来内在动机,是自身对权力的需求。这部分也值得深入学习。

—提升注意力的办法:假装游戏、运动、心智工具方案mind tools


4.从自知到自控:自我调整能力

孩子有了自主权,才会发展出自我调整的能力

美国幼儿园用移动小夹子的方法来重视孩子的主体性,有助于提供自我调整能力,值得借鉴。

另外关于写作业的问题,作者的建议是父母担任孩子成长路上的“脚手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留,习惯也需要通过时间才能养成。最终在放手和监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后他还是用大量篇幅说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调整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信任可以影响孩子的决策。

有行为边界的孩子,自我调整能力也会更好。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包容、温暖的环境,用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学习行为的边界。例如,通过利用电子琴上的音量键,来帮助孩子更具体的知道应该在哪些场合控制怎样的音量。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公德心、受人欢迎的孩子,管教本身也在培养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

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学会弥补自己的过失。具体来说,作者建议孩子需要体验各种情感、特别是“适当的内疚”,从而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里也又再次强调了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去攻击孩子的个人价值,而是要指出其行为的后果,并教会他当前怎么弥补,或者以后怎么避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刻意保护孩子的自尊,以身作则,用同理心跟孩子好好讲。


5.情绪能力

让孩子学会调整情绪的前提应该包括:

(1)孩子知道情绪是什么

(2)在什么情境下,怎么表达情绪

(3)怎么识别别人的意图和情绪

(4)孩子需要具备抑制能力

情绪的两个部分:内在状态及外在表达

不管孩子的情绪表达如何激烈,哪怕就像洪水一样,希望父母也能够像水库一样容纳它,并把它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去。

对于孩子来说,情绪调整必须是出于自发的,而不是自动的。——情绪调整需要通过努力控制来实现。而这种情绪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学科成绩可以靠刷题提高,这种变化往往需要通过“年”来计算。

一些适合给家长的,培养孩子情绪能力的方法:

1)学会询问孩子的情绪——只要在家长也比较确定的情况下,再去询问孩子。有些复杂情绪,孩子无法表达。

2)接纳并认同孩子的情绪

3)教给孩子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4)灵活面对孩子的情绪——绕过通常步骤?(询问、描述、接纳、表达、解决问题)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各种情绪问题。


6.和他人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

到了小学阶段,同伴关系和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发展息息相关(孩子的社会比较发展),而自尊和自信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也许问题不在学习上,而是在其它方面。

评估孩子是否做好入学准备,不仅要看孩子的学业水平,还要看孩子的社交能力。家庭环境和老师,都会影响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底线、又允许孩子自由表达,遇到事情愿意跟孩子商量,那么孩子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就更健康。

同理心的发展是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石,而同理心的发展还有以下两个重要概念:

1)儿童心理理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想和他人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由他们的认知和信念所引起或推动的。)

而小孩子经常和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在一起玩,会有更多机会促进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同理心的发展,而同理心是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石。

2)观点采择能力——儿童推测别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愿望、情感等。该能力比较成熟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以更有效的办法来处理社会情境,因此会受到更多同伴的喜欢。学者会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以下5阶段。

    a.未分化的观点采择 3~6岁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4~9岁 

    c.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7~12岁 (设身处地的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想法、观点、感受和行为)

    d.第三方观点采择——脱离当时双方立场,从第三方立场考虑别人

    e.社会性观点采纳 14岁至成年(理解第三方观点采择可能会受到一种或多种更大的社会价值系统的影响)

    在我看来,这就是教会孩子能够是从别人角度和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的方式差异。同理心是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石。

    与社交技能相关的其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注意力、自主感、能力感、自我价值感、心理理论、自我调整能力、计划能力、推理能力等高级大脑执行功能。

     对于3-12岁的孩子,在和同伴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该怎么办?有一些必要的策略,我自己可以学习,同时也可以更加理论化的传递给家长。 解读——目标——策略——根据其它小朋友的反馈来看策略的有效性。“一切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是动态的”。对于理想的托管场景的价值启发:

孩子需要从每一次社交情境中自己去解读社交线索,并预估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去尝试不同的策略,最后通过同伴的反馈来学习,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态度。

孩子的社交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至此,这本书的拆书到此为止。大年初五,2021年的春节也过完了。 想到刚有起色的生意和需要完成的工作,就很焦虑。睡不着的日子又要开始了。趁着最后几天,把该看的书看完,该思考的问题理顺。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相关文章

  • 《整体养育》读书笔记(下)

    这本书的Part 2,标题是【育儿的技能】做智慧的父母 感觉作者用心良苦,终于从冰山的最深层一点点剖析拆解到了靠近...

  • 整体养育

    Day1 P1-70 ✨游戏力的根基在于理解儿童。如果没有这个根基,成人只是用所谓的“游戏”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主导...

  • 《整体养育》读书笔记(上)

    2020年11月30日 小肆家父母大学预科班第二期 读书会笔记 【推荐序】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我在11月23日之前已...

  • 《整体养育》-1

    作者:陈忻博士,新浪育儿大V 牛人链接:魏舒(资深童书翻译和策划人,公众号“怪兽小书局”主理人) 游戏力(用游戏来...

  • 《整体养育》-3

    孩子比起大人,其实很好沟通 摘录: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都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实录: 今天家...

  • 《整体养育》-4

    摘录:小学才是孩子真正开始交友的阶段,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温和、轻松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有底线,又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 整体养育2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逢没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绝句——宋·陈师道 孩子的成长就是在离...

  • 记录 整体养育

    1岁半到2岁期间,孩子发展出更高级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这和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紧密联系,包括羞愧、内疚、自豪等...

  • 《整体养育》-2

    书本要点: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物理环境、人文环境)表观遗传学提出反应区域(range of reaction),基因...

  • 《整体养育》6

    第四章 做有血有肉的父母 目的: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真实的父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体养育》读书笔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ob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