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原创文字集
《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最真实的

《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最真实的

作者: 优雅与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09:02 被阅读10次

    1/莉迪亚死了,但所有人都不知道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

    在父母的眼中,她在学校成绩优异,广受欢迎,乖巧开朗。

    在警察的调查报告中,在老师同学的访谈中,她成绩下滑,孤单、不合群、没有一个朋友。

    是什么导致莉迪亚在不同人群中,有这么多面的样子?又是什么造成了莉迪亚的突然死亡?

    一切的一切,作者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70年代的美国,“混血组合家庭”背后的隐情。也许直到看到最后,我们也无法判断是谁杀了莉迪亚。

    是一直期待莉迪亚活成“某种人”的父母吗?是嘲讽莉迪亚华人血统的同学吗?

    是难学的物理、化学、医科书籍吗?是明明什么都懂,却一个人逃离的内斯吗?

    还是,害怕失去,默默承受重压的莉迪亚自己。

    无疑,每个人都如同黑夜看不见的锋刀,给了莉迪亚迈向湖中的重要一击。

    作者用她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略显沉重的故事。看似是一家人抽丝剥茧,解开层层迷雾,寻找莉迪亚死亡背后的真相,实则给我们呈现了莉迪亚模糊自我,过渡讨好后,追求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因为文字细腻,人物刻画鲜活,看书的人也极容易代入其中,并产生强大的共鸣。仿佛,可怜的莉迪亚是自己,敏感的内斯是自己,毫无存在感的汉娜,也是自己。受困于原生家庭,找不到自我,这个恒久不变的主题,被作者加入性别元素、同性元素、社会心理学元素等,演绎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


    2/非正常沟通——讨好型

    “继承自己父母的梦想是多么的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让人窒息”


    莉迪亚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甚至她的家庭也是许多传统中国家庭的折影。

    内敛的父母、无数次非正常沟通。原本应该与莉迪亚最亲密无间的父母,却从未真正走进女儿的心中。这个家庭是诡异的,萨迪亚的父母——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太难。

    这两个人因为类似的成长环境跨过人种差异,成为夫妻。她爱他,爱他身上的那种坚韧及平静,那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他享受被一个白种人女孩爱莫的感觉。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十几年,竟然全然不知道,他们塑造的一个家庭像牢笼紧紧捆住孩子,用要求来表达爱,用失望来施加压力,只在子女拿到优异的成绩的时候才有一丝笑容……”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林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当医生,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与其他美国男孩“截然不同”的詹姆斯。意外怀孕,她不得不放弃学业,融入家庭,这一离开就是十几年。直到母亲去世之后,她才下定决心重新开始,她抛下丈夫,儿子,女儿,独自远走。在她出走的那段日子里,家里仿佛笼罩了一层乌云,小小的莉迪亚想念母亲,她细心抚摸着母亲留下的烹饪书,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母亲回来,只要她回来,自己愿意做任何让她开心的事。

    后来母亲因怀孕回归了家庭,也是从这件事起,莉迪亚的安全感消失殆尽,她害怕母亲再次远走,基于对母亲深深的爱,她逐渐失去自我,在家庭沟通中养成了“讨好型沟通”。

    这一沟通模式在《萨提亚家庭模式》中有详细介绍。其提炼了五种沟通模式:

    1. 讨好型;2.责备型;3.打岔型;4.超理智型;5.表里一致型

    前四种都是在压力状态下所呈现的沟通方式。莉迪亚在家庭沟通中,采用的便是典型的讨好型沟通。

    即便不喜欢科学,她仍然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和期待,去学习那些冰冷的数字。圣诞节、生日,母亲送她医科解刨书籍,父亲送她社交书籍和带着别样目的“项链”,她通通接受, 露出排练了无数次的虚伪微笑:

    “是的 ,是的,妈妈,我很喜欢他们。”

    情感祈求是渺小的,这样沟通姿态下的莉迪亚软弱无助,内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尊可言。只要让母亲开心就好,维系整个家庭的团结,“我”的不开心根本不重要,善良的莉迪亚,愿意为家庭做出一切牺牲。


    3/答应我,热爱这个世界好吗?虽然很难

    她曾经凭着这股傻劲,追逐过风中的落叶,跳过雨天的水坑——不假思索、不加抗拒、意义不明、单纯无害。

    这本书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从出生开始,我们接触到家庭这个初级群体,然后进入学校,独立,到走进社会。总有一个神秘的黑影,如茂密的藤蔓,一直跟随着我们。无法触碰,无法言说,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它黑沉沉的气息和让人无法呼吸的压抑与约束。大多数人被这种无法说清的情绪、反射性行为缠绕,但无法清晰辨认,也无法挣脱,最后,理所应当的走入了他人为自己预设的通道,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父母的情绪性格、行为机制,言语风格和谆谆告诫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隐藏着,并通过某一个事件,某一件行为的产生,像突然跳出的弹簧,一下子条件反射,只有击痛自己的那一刻,我们才会发现这种感觉是如此熟悉。我们背着沉重的枷锁,有幸福的约束,也有恶魔般的捆绑。

    热爱这个世界真的很难,但是,我希望,所有如莉迪亚一样的女孩,从表里一致的沟通开始,勇敢说出自己的内心诉求。即便是嘶吼,与小世界开始抗争的第一步,将是你真正找到自己的起点,虽然很难,愿你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最真实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s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