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梦水乡
这是今晨在朋友圈看到张亚凌老师发的一篇微文。
我喜欢亚凌老师,不,确切地说是喜欢她的文。她的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往往都是日常的一些小事娓娓道来,一旦经她润笔就能以小见大。
知道她还得从蒋老师说起,估计他们也是文友,偶尔看到蒋老师转发她的文章在朋友圈。特喜欢看一些短小的文,那样视觉不疲劳,还能从精美的文字中得到滋养。
我这人有点不知足,偶尔看到不过瘾,就想经常读这样的美文。
昨天看到蒋老师又转发了她的文。心里就琢磨,何不自己加她为好友,那样就可以天天看她的文,精神食粮嘛,百吃不厌。
冒着被拒绝的勇气,发了朋友理由申请,也没抱希望能通过。毕竟别人那么多头衔,读者签约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等等,还著有多部散文集。我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有些事情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发过后,就去做其它事。等我再次打开手机时,对话框发来通过朋友申请请求的信息,还诚恳地回复“谢谢你的喜欢”。
我心里高兴,随即礼貌地说了句“谢谢老师,可以经常读你的文了”。我知道快餐时代的人时间都很宝贵,也没准备跟她聊多余的废话。不是有人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我可不想背负这样的罪名,说一句“你忙”,就闪了。
晚上翻朋友圈,怎么不见她的动态?我疑惑,是不是标签里设置不可见?
看来警惕性蛮高,不了解的人还没纳入“朋友”的范畴。别说一个作家,连小小的我都有这些意识,常把通讯录分成几类,哪些是文友?哪些是亲人?哪些是常往来的朋友?哪些是没打过交道却依然在躺在通讯录里的?哪些是单位的等等。一旦发动态,都设置有特别的标签。
不是说要分三六九等,关键是有些动态不适合单位领导看,有些也不适合三亲六戚看,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还得区别对待。
这一点,我理解她。
可我加她目的是要看她的文章呀,看不到朋友圈动态不如不加。一条信息又发过去:
张老师:我有点贪心哦,希望能每天拜读到你朋友圈的美文。你大可放心,我也是一个中年女人,没有坏心眼,就是喜欢文字而已。
几分钟后,“完全可以的”敲了过来。
答复那么爽快,就不能死皮赖脸缠着不放,不然还以为我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呢!有些事得有足够的耐心。
今晨醒来,看到亚凌老师更文,窃喜。
这是今早站在镜前的她,突然冒出的念头,遂随笔一篇《你没有讨厌自己的理由》。一个字一个字看完,活脱脱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天然人物出现,她自嘲俨然一个黄脸婆的家庭主妇,哪还有一点职业女性的样子。
她说自己两鬓斑白、左眼角下还有一块老年斑,脸也蜡黄蜡黄的,这样的形象对不起观众。
为了健康,她从不使用护发素、精油之类的产品,洗发都是仓仓促促用点洗发水,也难怪头发不白。
洗脸更是用清水,小时候还用雪花膏,长大后就没用过任何肤护品,风吹日晒,哪能不长斑斑点点,脸蜡黄褶皱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身材更是饿了就吃,剩菜剩饭大包大揽,从不锻炼,电脑前码字一坐就是大半天,信奉原生态纯天然,没型没样也属正常。
虽然她对镜前的自己颇为不满意,但也是自己选择的,不也一步一步走过来。她安慰自己有失必有得,这方面失去,另一方面又弥补回来。
她说,正因为割舍了很多,才有专一的方向;正因为放弃了很多,才有潜心做事的时间;正因为屏蔽了很多,才有丰盈内心的可能。
还调侃自己原本长得就不大气,至少现在渐渐靠近优雅;原本自己就不富裕,至少现在精神灿烂;原本自己出生就卑微,至少现在在各个平台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么一想,她憔悴不堪的容颜下,那颗理性又丰饶的灵魂就活了,她也就找到不讨厌自己的理由了。
是啊,一个用文字丰盈灵魂的女人,内心得有多么强大。她不在意外表,在她的认知里,无论多么美丽精致的五官,总会随着年华的逝去而褶皱纵横,唯有用文字装扮出来的优雅愈久弥香。
看了她的文,我也不讨厌自己,都说中年女人害怕照镜子,害怕看见镜中的自己。恰恰相反,我喜欢照镜子,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我照镜子从不数白发添了几根,也不看细纹多了几道,就喜欢镜中自信的自己。
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还指望谁喜欢你呢?
学张老师,做一个底气满满,内心丰盈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