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长大
比较这词一下子将记忆闸门拉开,记忆最深处的比较还要从七岁开始,那时候很小。
一个寒假邻家的大哥哥说你考了多少分?忘记那时候自己考多少分了,总之没他好。
他就说到,你怎么那么笨,那时候我就很不服气和他从年龄到身高的争论。
总之,比较这词从那时候开始长存脑海。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成绩也是这般平平,毫无气色。
也不着急,到五年级之前一直在爷爷奶奶家住来着,他们也没有管我成绩这一块,但是谁要是欺负,爷爷奶奶铁定冲在我前头替我出气。
五年级之后学校注入了刚年轻的师资,那时候开始知道外面世界一些更深的东西。
新来的老师对成绩这一块可谓严抓,同学间的成绩的较劲很是显著。
小时候就常听到周围人说的一句话,要么做成绩最好的前几位,要么做成绩后几位的学生,不上不下很尴尬。
不好意思,我曾经就是那个尴尬的一员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学习这一块完全没有造诣也没有发展空间,一直维持着一条平行线。你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
社会这个大熔炉,唯一不缺的就是比你厉害的人数不胜数。
尤其是当你抬头瞭望四周发现,大家都很厉害,唯有自己像个观众,看着台上的人各显身手,你会羡慕,你也会惆怅。
人人看似在自己的道路上默默前行,实际上都在比较着。比较幸福,比较男女朋友,比较收入,比较工作,比较人脉背景
比较有时候是在激发成长,有时候是扼杀势气,有时候是增添自卑。各有长短,人生的最后拼的不过是心态。
白岩松曾经在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有很多事情,在想象中发生的时候,神圣无比,而当真实的发生到来的时候,人们却失望地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的神奇与壮观。
比较是好吗?好,它能让你迅速成长;比较是不好?不好,常常会错杀掉你刚树立的信心。
其实这也是一种心态,关键是我怀着怎样的心境在对待。
网友评论